以修代保,坑的就是你不懂
維保費過低,做再多也難賺錢。這也迫使一些維保公司,不擇手段,采取“以修代保”。
一家公司的黃經理說,他們目前維保約300臺,由于與房地產企業有合作,所以并不擔心業務量。“一分錢一分貨,你錢省了,維保自然也打折扣。”黃經理說,打折扣的方法很多,比如只派一人維保,以修代保。一些公司低價維保,之后電梯故障頻出,再大修,從大修中撈油水。
光節約成本,還不足以賺錢,其他都得在修上做文章。
“有的配件明明可以修,但他們就說要換;明明只要小修,卻故意說得嚴重點,多換配件。”至于哪些配件該修,哪些該換,一般業主和物業公司根本無從判斷,只能看維保公司的良心了。
配件的貓膩也不少。維修用什么配件,價格差異巨大,有的差好幾倍,利差動輒以萬計。“為賺取差價,有人還會冒充品牌配件。坑的就是你不懂。”業內人士稱,過度維修或抬高維修報價,已是潛規則。
【怎么辦】
部門:業主監督加行業自律
對于明顯不合理的高價維修費,目前缺乏制約辦法。
泉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表示,每年都會對維保單位檢查和評級。但相比維保,維修費無法監管。
高額維修費,該不該花?值不值?泉州質監相關人士稱,這些是市場行為,只能隨市場競爭,讓配件等材料的市場價格趨于透明,公眾在進一步了解后有效監督,最終才能達到一個合理的水平。
廈門質監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陳達龍說,廈門也有類似高額維修費的投訴,歸根到底還是要監督,“首先是業主監督,還有行業自律,再就是政府監督,例如配件是否要明碼標價”。
律師:競爭性談判及招投標
面對高額的維修費,業主如何才能防止被坑?
福建聯合信實(泉州)律師事務所廖逸律師分析,由于電梯維修專業性強、技術性強,最好的辦法是通過競爭性談判,或公開招投標。廖逸說,業主只能多方咨詢,價比三家,理性選擇。
福建高融律師事務所涂宗全律師也認為,從經濟學角度來說,價格是由市場供給平衡來確定的。業主或物業可引入招投標等,請多家單位評估,誰要得到訂單,你先來看,完了提方案和報價。此外,在維修合同中,要盡量明細地約定服務內容和質量。
業內:上網去查查配件價格
“維修配件和工作量定價,并沒相應的指導意見,以致出現漫天要價,以次充好等現象;甚至有公司不及時整改,造成電梯嚴重故障再高價維修。”一位業內人士稱。
廣東中迅電梯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的吳經理給出的建議是,懂行最關鍵。
吳經理表示,其實現在電商這么發達,電梯的配件在網上基本上都能夠找到,再加上電梯公司眾多,業主認識到問題后,完全可以選擇貨比三家,讓電梯公司自己競爭,得出靠譜價格。他說,要是有能力,還可以找來一些專業人士幫忙,通過多方給出診斷意見,對比差價環節,自己懂行了,就能省大錢。
福州:盡量改造避免大修費
大修,主要是更換新零部件,而改造則是功能升級,如加功能、改換規格、更換系統等。
福州一些老電梯的選擇是改造。“我們檢查老舊電梯主要部件,能用的就不換。”福州一家電梯公司說,換梯一般要數十萬元,大修更花錢,改造電梯則能節約材料。比如,一臺新梯約25萬元,改造只要12萬元。據稱,一些電梯改造后,各項指標可達新電梯的90%,花費不超10萬元。
福州還有部分企業試水電梯托管。改造的部分費用可分期付費,后續維保也托管給改造單位。在廈門,部分電梯從安裝到維修、維保都是同一廠家,避免了明顯不合理的高額維修費。
還值得一提是,廈門正探索對老舊電梯分類管理,保障性住房和沒公維金的商品房,財政都可按一定比例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