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幕
為什么維保公司都喊修?
9月17日,晉江一家酒店電梯故障,8人被困四樓五樓之間(資料圖)
老舊電梯和故障電梯,都要直面一個問題:維修、改造或換梯。
而單筆高達38萬元的大修費用,甚至直逼兩臺新電梯的總價。為什么要修,而不是直接換呢?
海都記者采訪了6家電梯維保公司。業(yè)內(nèi)人士自曝,換一臺新梯一般賺一兩萬元,而大修利潤最少是維修費的2成,有的甚至超過6成利潤,動輒數(shù)萬。
以修代保,如今已成為潛規(guī)則,甚至有公司故意拖延致電梯出大故障,再賺取高額維修費。
面對明顯不合理的高額維修費,和以修代保的潛規(guī)則,物業(yè)和業(yè)主,卻不得不做“冤大頭”。
【海都調(diào)查】
換還是修?維保公司都喊修
電梯是日常公用工具,修還是換,是一個急迫的問題。而電梯經(jīng)費籌措難(全市至今僅19宗電梯成功申請公維金),所以,修還是換,是一個極其糾結(jié)的問題。
不過,對電梯維保公司來說,答案就簡單多了,那就是修。
“大多數(shù)公司都會建議大修。因為換梯的利潤,通常沒有大修多。”海都記者詢問泉州6家維保單位,均表示這已是“公開的秘密”。
目前,包括本地和品牌電梯入駐的,泉州共有維保單位69家,主要涉及三方面業(yè)務:銷售、安新梯、日常維保和維修。“現(xiàn)在維保市場競爭大,人力成本高,利潤非常低。”從事電梯維保行業(yè)多年的黃先生,已是一家維保單位的老板。他說,如果單靠維保,一些電梯公司還要虧本。
6家均表示,換新梯工程量大,不但利潤不高,而且新梯的市場價和安裝工價趨于透明。
“換梯賺一兩萬元,已經(jīng)不錯了。”新長安電梯公司稱,換梯利潤一般為電梯總價的5%~10%,這一說法得到了多家電梯公司的印證。
配件全換,可以買兩臺新梯
電梯維修的水就深多了,大修往往是大頭營收。
泉州泉冠電梯有限公司胡經(jīng)理說,他們裝新梯利潤約5%,“維修利潤,20%算比較行情的”。
“如果按市場價,把所有配件全換一遍,花費可買兩臺全新電梯。”一家公司的尤先生說,這類似汽車4S店的維修保養(yǎng),大修利潤率通常都在工程價的20%。
聽到38萬元的大修費,廣東中迅電梯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吳經(jīng)理直言:“聽上去有些過了。”吳經(jīng)理坦言,電梯安裝市場競爭大,利潤一般是個位數(shù),盈利重頭則是大修,“確實水分很多,一般都能在20%以上,看會不會講,我見過厲害的,百分之六七十的利潤都有”。
“報價的彈性也很大,具體要看物業(yè)、業(yè)主方面懂不懂,怎么協(xié)商。”一家電梯公司的負責人黃先生直言不諱地說,有的報價虛高,可以砍掉六七成。
浙江一電梯品牌泉州總代理趙先生也說,一部國產(chǎn)二三線新梯約20萬元,安裝利潤難過萬,高一點的也就7%~8%;但大修一次的利潤可達到工程造價的30%。
維保壓價,致電梯未老先衰
“要想盡量延長電梯的壽命,首先是維保要做好,降低故障率。”泉州遠盛電梯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陳迦南說。盡管媒體多有報道,但很多人仍沒意識到維保的重要性,而是寧愿選擇省錢。
電梯行業(yè)協(xié)會曾出臺自律價——最低300元/臺,但最終敵不過“真刀真槍”的價格戰(zhàn)。
泉州安迅電梯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黃其達感嘆,如今拼命壓價,造成維保不足,電梯未老先衰,“十幾年前,裝的都是進口大品牌,維保費是800~1000元/臺,現(xiàn)在有的公司做到一兩百元一單。”
記者走訪的多家電梯公司稱,每個維保人員負責的電梯30~35臺,才足以維持公司運作。按這一行情,維保費低到一兩百元的,有的一人就負責50臺電梯,很難避免走過場。
采訪中,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還提到另一種隱憂——掛靠的攪局者。
所謂攪局者,并非正規(guī)聘用的維保人員,而是掛靠某家電梯公司,只要給電梯公司分子錢,能接多少活就接多少。業(yè)內(nèi)擔憂,目前掛靠者不少,部分電梯公司也在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