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關愛女孩”五大工程
安居工程:幫扶12戶計生困難戶修繕、翻建或購買房屋;成才工程:幫扶計生困難家庭子女就學30人;致富工程:區直機關幫扶64戶計生困難戶發展生產;區計生協會幫扶80戶計生困難家庭爭取發展資金130萬元,其中計生小額貼息貸款50戶100萬元;幸福工程30戶30萬元;親情工程:幫扶慰問計生對象60人次;保障工程:計劃審批納入原江南新區“二女扎”養老保障對象480人;審批納入獨女計生養老對象280人;區計生協會為3000戶計生家庭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購買服務
為140名失能老人提供政府購買服務,每個服務對象每人每月300元補貼購買服務。
繼續實施助殘工程
為20名持第二代殘疾人證在指定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的7周歲以下(含7周歲)聽力、智力、腦癱等殘疾兒童、14周歲以下孤獨癥兒童發放康復救助補貼。
就業保障民生工程
實施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險擴面計劃。組織開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政策培訓交流活動,提高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水平和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水平。與全省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銜接,創建勞動保障典型示范社區8個。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
對龍宮3、4號樓和后城團結新村1、2、3號樓小區的路面、排水排污系統進行改造提升,解決內澇問題,方便居民出行。
市政設施應急搶修工程
對全區范圍內40條市政次干道,30座城市橋梁,3820盞城市路燈和241個控制箱(2015年新增路燈720盞),雨污水管網(包括雨污檢查井)、2座排澇泵站、2座污水提升泵站等市政基礎設施進行搶修、維護。
高新園區道路交通安全設施配套工程(一期)
工程施工范圍包括高新園區建成通車市政道路,包括次干路9條、支路19條,總長約20.3公里、寬11-38米。工程計劃分三期組織實施。2016年一期施工范圍為常泰路,總長約3085米、寬34米,計劃投資100萬元;2017年二期施工范圍為泰塘街、泰明街、泰新街、泰康路、泰華路、仙巖路、金上路、東西三路等8條次干路,總長約6301米、寬18-38米,計劃投資150萬元;2018年三期施工范圍為19條支路,總長約11235米、寬11-24米,計劃投資150萬元。
小街巷路燈安裝工程
對老城區九一街范志大厝處邊巷、東街忠義巷、甘棠巷后田新村、大希夷(北環城路5號樓)、后孝悌巷、頂埔主干道(執節宮至刺桐新村圍墻邊)、頂埔小巷(頂埔北側與拖配廠相鄰)、模范巷40-110號、阿尼陀佛巷8號、北山巷、斗門頭、下孝友等12條小街巷安裝約257盞路燈。
小街巷路面及排水系統改造、排污管道清淤項目
對隘南社區天后路90號路面(全長45米,寬5.5米,面積約250平方米)、惠存巷(全長150米,寬2.5米,面積約375平方米)、通政巷(全長200米,寬5米,面積約1000米)3條路的路面及排水系統進行改造。對北山社區(南1區-南2區之間小巷子、南3區-南4區之間小巷子)長約250米、美食街長約1500米、涂門后街長約1300米、民權路長約200米、講武巷長約50米、舊車站長約150米、東魯路長約100米的地下排污管道進行(CCTV)檢測和清淤(總長約3550米)。
公廁提升改造工程
對老城區文廟、老年大學公用廁所等4座公廁進行改造提升。對江南新區四個街道8座社區自管公廁進行提升改造,提交區級管護。
11.加強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為常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添置便攜式超聲診斷系統,浮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新影像科黑白B超診斷儀,江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添置骨密度測試儀、兒童聽力篩查儀,開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添置健康小屋,臨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添置黑白B型超聲診斷儀,婦幼保健院添置全自動免疫發光分析儀和宮頸篩查儀,疾控中心建立全區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事件病原快速檢測評估體系。
12.志愿服務示范社區創建項目
在2015年確定8個志愿服務示范社區的基礎上,繼續在全區8個街道確定8個志愿服務示范社區,每個社區給予2萬元扶持資金。完善志愿服務隊伍建設,設置常態化志愿服務項目,建立招募注冊、組織建設、服務記錄工作機制,為規范全區社區志愿服務站提供示范帶動作用。
13.建設社區服務中心(站)
建設5個社區服務中心(站),重點受理與群眾基本生活和社會保障密切相關的政務類和服務類事項,實行基本服務事項、標示標牌的規范統一。
14.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
根據市領導在市府辦《建議政府加快推進中心街區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呈閱件》上的批示要求和市、區相關政協提案的建議,擬分年度、分批次建設10臺自助圖書館,其中2016年建設4臺,并進行科學、合理布局,為群眾提供較好的圖書閱覽等公共文化需求服務。
15.治理餐桌污染 建設食品放心工程
①強化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規范建設。指導、督促小作坊經營者規范前期建設、依法經營、申請辦證,培育更多的小作坊示范點,計劃投資12萬元作為小作坊前期建設的資金補助和規范經營的獎勵。②加強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工程建設。計劃投資6萬元對推行“明廚亮灶”做得較好的單位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和獎勵,促進餐飲食品安全自律和他律。③加強藥品電子實時監控系統建設。計劃投資6萬元用于加強和推進藥品生產、批發、零售企業實行電子監管和實施監控的工作,實現對藥品原輔料、藥品流向的動態管理,保障公眾用藥安全。④加強中心市區農貿市場、批發市場、重點生鮮超市主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⑤加強對生豬定點屠宰環節監管,開展打擊私屠濫宰病死豬等不法行為;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⑦推進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生產可追溯體系建設;⑧加強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的建設。
16.打造4G精品網絡
通過不斷創新網絡建設和優化技術,建設100個站點左右,實現4G網絡深度覆蓋,以4G引領和帶動“數字鯉城”建設。
17.移動光寬帶進社區惠民活動
以“移動光寬帶進社區”為主線,加快“移動光寬帶”網絡覆蓋和降費增速進度,以社區基礎單元為落腳點,深入社區開展“移動光寬帶”便民優惠活動,到2016年底實現城區光寬帶覆蓋率以及寬帶用戶光纖使用率均超90%,光寬帶客戶達3萬戶的整體目標。
18.區2016年“數字家庭”信息化計劃
通過“網絡+通信+電視+生活消費+智慧家居”融合組成“169數字家庭分享計劃”,引領和帶動“光網鯉城”建設,年度計劃完成2萬戶用戶的信息化家庭建設。
19.2016年“智慧鯉城”街道信息化工程
打造“智慧街道”模式,通過開展光網街道、4G高速網絡、街道信息化管理辦公等建設,進行廣泛的行業融合,大力提升街道辦事處的信息化水平,成片打造“智慧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