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基層
共建美麗鄉村
秋茶收獲時節,筆者來到安溪縣尚卿鄉黃嶺村,只見漫山遍野的采茶大軍,遍布大小茶園。“以前村民們為自個干活,現在是為企業打工。”村書記黃晉江對筆者說,村企合作后,村里大部分茶園流轉給企業“托管”,而茶農搖身一變成為企業的工人。
2011年,黃嶺村企業家黃波山、黃清平返鄉創辦譽豐國心茶業有限公司。包括黃晉江在內的廣大村民以山地、茶園估價入股企業。“村企合作后,村民不但可以從中‘分紅’,還可以到企業打工賺錢。村里為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勞動力,企業發展也更加穩定。”黃晉江說。
企業不僅參與生產發展,也積極參與村子的環境建設。據了解,國心茶業投資250萬元,拓寬改造7公里的進村公路,通往茶園的公路也都全部硬化,方便群眾出入。同時,國心也在積極幫助該村規劃共建450平方米的村級辦公場所、“五里田”200立方米的蓄水凈水工程和21座裸房改造。
“企業出資、項目帶動,村莊旅游、勞動力等資源被盤活,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村容村貌發生轉變,農民得實惠、企業增效益,發展活力迅速增強。”安溪縣農辦工作人員李捷熹說,黃嶺村的變遷,是安溪縣村企共建“美麗鄉村”、多元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例子。
不止黃嶺村,如今,行走茶鄉大地,“村企共建”美麗鄉村畫面如火如荼:湖頭鎮山都村,與三安集團共建,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蓬萊鎮彭格村、城廂鎮經嶺村,分別與廈門三裕豐能源、英發工藝共建,獲評“泉州市美麗鄉村示范村”、“泉州美麗鄉村”……
為推動村企共建,安溪縣委、縣政府不遺余力:縣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專項經費作為村企合作共建美麗鄉村的啟動引導資金;梳理整合涉農項目資金5000多萬元,對符合條件的村企共建項目給予重點扶持;每年單列500畝農地轉用指標支持村企合作項目;設立500萬元農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新增農業貸款1億元,解決村企經濟發展融資難問題;開設村企共建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實行網上并聯審批、限時完成等制度,促進村企合作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目前,安溪縣有30家企業與45個村結對共建,累計實施發展項目178個,完成投資2.4億元,村財平均增收4.5萬元。 (張曉斌 羅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