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安溪縣以服務群眾、方便群眾為出發點,結合安溪實際,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創新優化服務方式,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切身利益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服務茶農
推動茶業富民
“政府出資給茶園‘投保’,遇到倒春寒、冰雹等自然災害,村民沒有了后顧之憂。”祥華鄉白坂村村支書詹文章告訴筆者。日前,安溪縣出臺《茶葉種植保險實施意見》,10月1日起,安溪縣財政將投入專項資金200萬元,為全縣茶園購買茶葉種植保險“買單”,幫助茶農化解生產風險。
對于鐵觀音故里安溪來說,茶就是最大的民情。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安溪縣委、縣政府針對茶葉這一安溪最大民生產業,創新優化服務方式,打通服務茶農“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問題。
針對茶農普遍反映的貸款“門檻高、手續繁、周期長、額度少”問題,安溪縣與泉州農商銀行協調開發多功能“刺桐紅·安溪鐵觀音”主題卡,提供一次授信3年、隨借隨還、最高額度500萬元的“刺桐紅·循環貸”服務,方便茶農按照生產訂單資金需求隨時借貸。
同時,出臺《安溪縣農業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管理規定》,鼓勵涉農金融機構擴大向農戶、農業經濟組織發放生產性貸款,加強對“三農”金融服務,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
針對產業高技能人才匱乏問題。安溪縣依托安溪茶學院創辦安溪首屆茶葉高技能人才培訓班,通過強化科學理論教育、聽取高質量專題講座等形式,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舉辦大學生茶葉初制賽、十佳黨員制茶能手大賽、十佳青年制茶能手大賽等賽事,以賽促學,賽學一體,培養茶產業“智造”人才。
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茶葉市場,安溪加大宣傳力度,開展了“安溪鐵觀音·美麗中國行”長沙站、包頭站系列活動,舉辦“中國茶的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央視播放以“中國真茶韻安溪鐵觀音”為主題語的安溪鐵觀音品牌宣傳廣告片,邀請《走遍中國》欄目組拍攝由魏蔭名茶、中閩魏氏、八馬茶業、三和茶業等茶企參賽的《茶王爭霸》片,從全縣184家安溪鐵觀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準用企業中遴選20家品牌基礎較好、管理完善、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赴港參加香港第六屆國際茶展,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寬銷售渠道。
服務企業
促進經濟發展
全面梳理政策,明晰創新方向,提升服務效率……落實市委、市政府支持全方位創新的決策部署,安溪行動迅速、措施務實。
出臺多項強企惠企政策,為企業提供高效優質服務。出臺《關于促進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發展的扶持措施》,加快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發展,扶持企業做大做強,提升“中國藤鐵工藝之鄉”知名度。出臺《安溪縣實施百企千億龍頭促進計劃的意見》,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增強輻射帶動力。
出臺《關于2014年扶持企業外貿出口獎勵的意見》,鼓勵企業積極接單,擴大外貿出口規模,促進外經貿事業平穩健康發展。出臺《中心城區舊廠房改造實施意見》,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調整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針對企業反映的對上級優惠政策以及對項目、資金申報不了解、怕麻煩等問題,加強政策宣傳力度,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開通專線咨詢電話,共接受咨詢155次,強化對企業的引導和服務,減少企業層面的工作量,幫助爭取項目和資金扶持。
今年以來,該縣共幫助聚豐等3家企業獲第二批泉州市管理創新示范企業認定,鼎泰、海佳等6家企業被列入2014年省級第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中天晶彩等8家企業列入2014年省級新增長點項目;落實第二批味博食品等145家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即征即獎”補助資金6742萬元,第三批晶安光電等27家補助資金6742.11萬元;落實2013年度關閉小企業中央財政專項53家補助總金額1811萬元。
落實“馬上就辦”,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效能。今年1—7月,安溪縣行政服務中心共受理辦結9.5147萬件,辦結率99.39%;其中即辦件7.4977萬件,即辦結率78.32%;承諾件2.0754萬件,提前辦結1.5337萬件,提前辦結率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