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4日訊(通訊員 劉欽賜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川流不息的三寶集團物聯產業園,有這樣一處特殊的“港灣”——窗明幾凈的休息室、熱氣騰騰的食堂、整潔舒適的淋浴間、安靜溫暖的閱讀角和設施完備的健身房……這里是長途跋涉的貨車司機們卸下疲憊、補充能量的“司機之家”。
2025年3月29日,“物聯萬家 慧通共贏”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在這里舉行,14家物流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這場盛會不僅是資源共享的起點,更是薌城區委社會工作部推動深化產業園黨建聯盟“四聯四共”機制,將關懷的觸角延伸至新就業群體,激活整個園區協同發展新動能的生動見證。曾經分散的“車輪上的游子”和各自為戰的企業,在黨建聯盟的強力紐帶和社會資源的集成賦能下,找到了共同的“家”,催生出“黨建強、產業興、企業贏、群體暖”的良性生態。
“司機之家”:為新就業群體筑起溫馨“小家”
物流行業是新興領域的重要代表,貨車司機作為其中的關鍵力量,流動性強、工作強度大、生活保障難等問題突出,這也是社會工作系統一直關注的重點領域。三寶集團物聯產業園黨支部深刻認識到,關愛服務好這個群體,是提升產業凝聚力、保障物流“血脈”暢通的關鍵,更是落實社會工作部關于改善新就業群體工作生活條件要求的具體行動。
“三個熱”的暖心承諾:產業園聚焦司機最迫切的需求,精心打造“司機之家”,核心目標就是讓風塵仆仆的司機們“喝口熱水、吃口熱飯、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這樸實無華的“三個熱”承諾,解決了長途司機休息難、就餐難、洗漱難的實際困境,讓冰冷的車輪有了溫暖的停靠點。
流動黨員的“紅色驛站”:針對物流行業流動黨員多的特點,黨支部積極協助漳州市物流行業黨委,在園區內設立了“薌城區運輸行業流動黨員黨建服務陣地”。這里不僅是休息的場所,更是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接受黨性教育、感受組織關懷的“紅色家園”,確保黨員司機“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技能提升的“加油站”:黨建聯盟整合資源,開設“司機講堂”,聯合開展安全駕駛、節能環保、智慧物流系統操作等技能培訓。同時,搭建“人才數據庫”,挖掘和儲備優秀人才,并大力選樹先進典型,如“總經理特別獎”獲得者陳娥,黨員王新發、高澤宇等也分別獲得“基層勞模”與“優秀新銳”稱號。這些舉措,與社會工作部倡導的提升新就業群體職業技能和職業認同感的工作方向一致,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了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司機之家”的建立,顯著提升了司機群體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讓他們真切感受到產業園這個“小家”的溫暖,也為產業園的穩定運行注入了安心劑,成為社會工作部門探索產業園區新就業群體服務管理的優秀范例。
“四聯四共”:從“小家”溫暖到“大家”繁榮
對貨車司機群體的關愛,是產業園黨建聯盟“四聯四共”(組織聯建、資源共享、問題聯辦、發展聯動)工作機制在服務新就業群體領域的生動實踐。這一機制的精髓,在于打破壁壘、匯聚合力,將“小家”的溫暖,擴展為整個產業“大家”的繁榮,在更廣闊的層面上實踐了社會工作“助人自助”和“社會協同”的理念,將“小家”的溫暖,擴展為整個產業“大家”的繁榮。
組織聯建:凝聚“大家”向心力。針對園區早期空置率高、效率低下的問題,三寶集團黨委在社會工作部門推動行業協同發展的框架下,牽頭成立薌城區首個“物流產業鏈黨建聯盟”。聯盟聯合區物流行業黨委及龍頭企業,建強“黨員活動室”和“黨員先鋒崗”,形成“黨組織統籌+專業團隊執行”的協作模式。如今,物流總部已成功招商引入31家物流企業入駐產業園,在運車輛800多臺,配套服務設施45家。
資源共享:盤活“大家”資源池。黨建聯盟是破除“信息孤島”的關鍵。“司機之家”里,黨建圖書角、共享健身房、司機宿舍、食堂等設施向園區所有員工開放,有效搭建了溝通的平臺。聯盟成立黨員項目攻關組,先后搭建物流監控系統、物流執行系統及網絡貨運平臺,有效降低車隊運輸成本,實現了利益最大化。社會工作部門倡導的資源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體現。
問題聯辦:守護“大家”平安線。聯盟成立的“聯調小分隊”,高效響應企業訴求,黨員骨干在聯盟中化身“解題專家”,全年化解園區各類矛盾20余件,守護了園區“大家”的平安。今年6月,園區最新一批換電重卡113輛報牌上路來不及,寶來汽貿和順豐物流找到聯盟,三寶集團物流部經理、物聯產業園黨支部書記張建磊聯系漳州市交警支隊車管所主動上門驗車,加班辦證制牌,確保7月1日全部完成掛牌事項。
發展聯動:驅動“大家”高質量。聯盟以綠色和智慧為雙引擎,推動產業升級。組織淘汰老舊柴油車,大量引入電動重卡,依托園區7.8兆瓦光伏電站和充換電站(日換電450次,光伏利用率85%),打造綠色物流標桿,年減碳量相當于植樹3.6萬棵。更重要的是,通過黨員項目攻關組搭建智慧物流系統,優化運輸模式與線路,車輛日均運轉次數從1.7次躍升至3.45次,卸貨時間從100分鐘壓縮至40分鐘,顯著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讓所有聯盟企業共享發展紅利,這與社會工作部門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宏觀目標相呼應。
“家”的共鳴:黨建成為發展的“定海神針”
“黨建是實打實的生產力,更給了我們‘家’的感覺!”一位物流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黨建聯盟曾在他企業資金鏈危機時協調金融機構伸出援手,還通過打造“司機之家”、優化運營環境,讓企業和員工都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與支持。這種“家”的溫暖和聯盟的力量產生了強大的“溢出效應”,帶動漳州多家物流企業使用電動牽引車,目前110公里以內的全部線路和龍巖科寶線路全部實現電動化。這正是社會工作部門致力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升社會認同感所期望達成的效果。
未來展望:從溫馨“小家”到卓越“共同體”
三寶集團物聯產業園的實踐深刻詮釋了“黨建做實是生產力,做強是競爭力,做細是凝聚力”的真諦。從解決一個司機的一口熱飯、一張安穩的床鋪開始,黨建的溫暖觸角延伸至園區的每一個角落,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和方法的支撐下,將分散的個體和企業緊密聯結成一個休戚與共、價值共生的“產業共同體”。
未來,三寶集團黨委將在社會工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持續深化“四聯四共”機制,在升級“司機之家”服務、完善流動黨員管理的同時,著力以數字化賦能“家”的管理與服務,形成可復制性的園區經驗,為更廣泛地推動新就業群體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實踐樣本,也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會支持體系貢獻“三寶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