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的動物園最近迎來繁殖高峰期。6月,東京上野動物園的熊貓“真真”終于生下幼崽。但日本動物園的專家們認為,要確保園內動物的后代存續并不容易。
據報道,日本動物園水族館協會專務董事成島悅雄感嘆:“特別是大型動物后嗣稀少”。比如說受到人們喜愛的非洲象,2015年時日本有38頭,據協會推算2030年時會減少至7頭。還存在大猩猩從13頭減少到6頭、貘和企鵝在2030年時在日本絕跡的可能性。
日媒指出,悲觀的推算依據出于動物繁殖每況愈下的現實。大象和猩猩等珍稀動物必須從國外引進動物配對繁殖。但環保規則變得嚴格之后,從海外購買野生動物越來越難。
也有從國外動物園“借種”的辦法,但并不容易辦到。成島表示:“歐美動物園不愿借動物給日本動物園”。
報道稱,日本動物園的相關法律并未設置詳細的標準,園內設施的狀況也參差不齊。這是標準嚴格的歐美動物園對其產生不信任感的原因。成城大學教授打越綾子指出,“如果不出臺提高動物飼養環境的政策和預算,那么和國外的動物交換不會有進展”。
在兩年期限過后,上野動物園出生的熊貓將歸還給中國。從國外引進動物越來越困難的趨勢在今后應該也不會扭轉。
報道同時指出,日本動物后嗣不足也有游客方的責任。打越認為,“不要只關心熊貓和大象等高人氣動物,關注日本深山中的動物也很有必要”。當前,不要只是感嘆以后可能看不到大象和猩猩,說不定這是關心貉、鼯鼠等日本傳統動物的好機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