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3日,美國皮尤調查中心公布的國家形象全球調查結果顯示,中美在受歡迎度上旗鼓相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今年2月到5月,皮尤中心對全球38個國家4.2萬受訪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9%的受訪者對美國抱有好感,對中國有好感的人數比例為47%。與此同時,中國的全球不受歡迎率為37%,而美國為39%。CNN認為,盡管結果接近,卻顯示世界在認知上的巨大分歧。
根據皮尤的調查結果,俄羅斯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最喜歡中國。其中,尼日利亞是對中國最有好感的國家,為72%,俄羅斯為70%,緊隨其后。美國人中對中國的意見比較分裂,支持者和批評者分別為44%和47%。日本和越南等亞洲國家對中國的評價最負面。CNN稱,中國在南海和東海的島嶼爭端問題上一直在“秀肌肉”。韓國人對中國的好感度為34%,創歷史新低。這個國家因同意部署“薩德”,遭到中國的嚴厲警告。此外,印度和印尼的對華好感度下降也很明顯。
歐洲和北美的年輕人似乎比父輩們對中國更友好,這種情況在英國最為明顯。62%的英國年輕人(18至29歲)對中國有好感。類似的結果同樣出現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荷蘭和美國的受訪者中。
相對于其他方面,受訪者對中國的經濟方面評價較高。42%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32%則認為這一稱號應該給中國。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國家數量比2014至2016年皮尤中心的調查結果翻倍。除俄羅斯外,美國的一些最緊密盟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和英國在內的受訪者,都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皮尤中心稱,美國依然是全球心目中的頭號經濟大國,特別是在拉美、亞洲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認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這種情況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日益明顯,不過,隨著美國經濟復蘇,這種認知在回調。CNN評論說,雖然中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但去年還是取得6.7%的不錯成績。【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