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博大肛腸醫院
記者在搜索網頁查詢,發現肛腸醫院中,排名最靠前的是這家泉州市博大肛腸醫院,從網站介紹來看,這家民營醫院肛腸疾病的治療專家團隊非常強大。記者以腸道檢查的名義,掛了專家號。醫生給記者簡單檢查之后,拍了一個腸道片子。醫生告訴記者,長了一個乳頭瘤要把它根治,根治的辦法要把根拔出來。
泉州博大肛腸醫院的醫生徐冰華解釋,片子上這個看起來有些模糊的東西是個瘤子,需要做手術切除,徐醫生推薦了幾種不同的手術方式,費用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最貴的是這種pph手術,分為5850元和7890元兩種套餐。徐醫生介紹,他們是醫保定點單位,這種pph手術可以部分報銷,而且手術過程20分鐘,無痛,做完手術就可以下床回家了。徐冰華說:“這個東西3%癌變率,這種瘤不是每個人都長是,肛乳頭瘤轉化成的這就是肛乳頭癌。”
徐醫生告訴我們,博大肛腸在肛腸疾病治療方面非常權威,他們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連鎖醫院,可以找到最權威的專家會診。看見我們似信非信,徐醫生找來了醫院最權威的權威專家王常福主任。記者表示,對檢查結果仍然有些疑慮,導醫表示可以在找個醫生,進一步確診。這位謝洪醫生看了一眼檢查單,立刻做出了判斷。謝醫生說:“這個看得很清楚確實是個瘤。”
記者隨后到泉州市第一醫院診進行了檢查,發現并沒有長所謂的瘤子。在泉州博大肛腸醫院,記者注意到,病房了住了不少做手術的病人。一位小伙子說,他手術做了7天了,傷口疼得死去活來,現在根本走不了路,連站一會都疼痛難忍。根本不像醫院此前說的那樣,做完手術下床就很能走路。手術費雖然只有五千多,但是手術后每天都要支出三四百元治療費,他和媽媽兩個人做了手術,七天下來已經花了兩萬多了。
隨后,記者對泉州博大肛腸醫院的專家資質也進行了查詢。專家徐冰華和王常福,網站宣傳,是衛生部“肛腸病安氏療法”專家組專家。經查詢,此二人此前執業地點是寧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專家黃黃怣圭,于文大,陳雄彬,何華龍,經查詢,是助理醫師,目前尚不具有獨立行醫資格,此前在幾家鄉鎮衛生院工作。
范孝強,沒有查詢到醫師資格證和執業資格證。
記者在福州肛腸科醫院的遭遇,與之前在西安的遭遇如出一轍,本來沒有任何毛病的身體,進了這家醫院,竟然就得了腫瘤。這兩家民營醫院的運作手法都十分相似,請來坐診的所謂名醫有的來自鄉鎮衛生院,有的甚至連行醫執照都沒有。
內部醫生爆料還原民營醫院盈利模式亂看病亂治療牟利
2009年出臺的新醫改方案,明確提出要在醫療事業中引進民間資本,并支持一部分公立醫院改制為民營醫院。2010年1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通知》,允許境外資本投資舉辦醫療機構。然而,當醫療市場向民營醫院敞開大門的時候,一部分民營醫院卻走上了一條充滿投機和欺詐的盈利之路。
小楊是西安市一家民營醫院泌尿科的大夫。他告訴記者,他曾經在6家民營醫院工作過,對于來看病的病人,必須花多少錢,醫院內部其實都有明確規定。小楊說:“比如說像婦科陰道炎,這一塊規定一個病人在八千到一萬不等,子宮瘤花下來可能在三萬塊錢左右。宮頸糜爛也在三萬左右。男科像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兩萬到四萬不等。包皮過長的病人,要把這個包皮切掉,花下來可能規定在一萬二到一萬五之間。這個費用是規定好的,大夫會想盡一切辦法讓病人花到這個數字上的。例如:尖銳濕疣、皰疹,這屬于性病類的。得兩萬多三萬多。”
當記者問道,本來沒有病,因為這樣的原因,讓他留下來看病這個比例占多大?時小楊告訴記者,這樣的病人占80%。張醫生給我們提供了一家醫院的醫生接診速成班的材料,材料中對于如何判斷病人家庭收入情況,如何忽悠病人,有一套成功經驗。文中提到,要做到藝術和醫術的結合。準確判斷病人支付能力是醫生的基本功。對于家庭條件差的病人,給的處方如果超出了他們的支付能力,人就嚇跑了。對于經濟條件好的人,給的處方太低,浪費了高素質的病源,對公司和個人來講,影響了經濟效益。經驗介紹提到,要從病人填寫病歷開始,觀察拿筆寫字的姿勢、流暢度,一定要讓病人寫下單位和住址,從而判斷病人支付能力。要熟記各種套餐,根據病人支付能力,推薦合適的套餐。給病人開處方時,可以嘗試試探法、減壓法、增壓法,從初診到復診,逐步增加病人壓力,引導就醫。小楊說:“治療過程當中提到一些什么訴求法,什么恐嚇訴求法這一類的,他會把這個病夸大嚇唬,嚇唬這個病人能接受為止。”
在另外一家民營醫院工作的b超大夫小張告訴記者,醫院的b超室、化驗室,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出具假報告單。小張說:“婦科b超給你報盆腔積液、宮頸肥大還有宮頸有囊腫這都是正常的,醫院就是那樣的流程規定的必須那樣報,男科必須得報前列腺有問題還有頸索、靜脈曲張不管老少都必須得報。”張醫生說,做這個前列腺液檢查的過程中,可能白細胞打一個加號,但是在這些民營醫院會給你打到三個加號。這些事情都由化驗室來解決問題。
小楊說:為了讓病人相信自己病情嚴重,在部分民營醫院,還有一些特殊手段婦科的宮頸糜爛,現在民營醫院他們存在好多處理辦法,在宮頸上,在做婦科檢查的時候,婦科大夫夾著一個手術刀片,如果宮頸好的話,他會直接劃爛。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人在這兒治理,如果沒有宮頸糜爛,沒有這些婦科炎癥,肯定不會在這里治療。如果她這樣子的話,我把這個宮頸劃爛之后,再用陰道鏡拍一張片子出來你看,現在這個宮頸會出現一個宮頸糜爛,一旦病人接受治療之后,他們會用激光把整個宮頸整個給燒一遍,所以你再去另外一個醫院去鑒定另外一個東西,根本無法鑒定。
小楊告訴我們,西安的民營醫院是近幾年才迅速建立起來的,很多民營醫院背后老板都來自福建莆田,其中有些人就是前幾年四處貼性病廣告的游醫。他們現在承包醫院或者自建民營醫院,診療范圍集中男科、婦科、不孕不育、肛腸等疾病上,并在西安市的各大媒體、社區街道大做廣告,吸引病患上門。小楊說:”原來的街頭廣告,或者一個診所,現在手上有錢了,可以把這個醫院整個承包下來,所以就是現在的民營醫院。只不過是有一個穩定的場所而已,采取的辦法差不多,忽悠。
我們看到,在這些民營醫院中,從發放廣告,到醫生接診,再到后續的各種檢查,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潛規則,各個環節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虛構夸大病人的病情,直至把病人送到手術臺上去。那么,上了手術臺病人又會遇到什么樣的結果呢。
福建的郭先生在民營醫院就醫時,意外地遭遇到了假手術。因為痔瘡困擾,郭先生在肛腸醫院求醫,花8000元錢,做了一個叫做pph的手術。術后疼痛難忍。郭先生說:“疼了4天,沒辦法,忍不住了,實在疼到床上疼到床底下來了。”醫生曾經告訴過郭先生,pph術后疼痛小,恢復快。可是手術后,他卻一直疼痛難忍,不正常的身體反應讓他心生疑慮。郭先生說:“我就轉到正規醫院去,正規醫院的醫生一看,他就說是沒做過這種手術,是做了常規手術。”
醫生告訴郭先生,pph手術治療痔瘡,需要使用一一次性吻合器,手術完成后,患者體內會留有金屬鈦釘,幾個月后才能脫落,但是郭先生復查拍攝X光片時,醫生發現手術部位根本沒有鈦釘,醫院做的分明是假手術。郭先生說,當時同一病房被實施pph手術的七八個病人,聽說后都去復查了,發現同樣都被做了假手術。樓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樓先生說:"我去拍了片的,結果是里面什么都沒有的,按道理的鈦釘什么東西都可以照出來,結果里面什么都沒有,就是一個簡單的普通手術。“樓先生發現,PPH手術價格在5000--8千塊錢左右,而普通手術不過才幾百塊錢。樓先生表示,在老家割一下就是兩百塊錢能解決問題的話,那結果收我幾千塊錢。”
假手術不僅給郭先生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手術后,他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廈門醫療事故小組的專家會診后判斷,是手術后肛門皮膚破損,疤痕痙攣所致。郭先生說:“最開始半年的時候,差不多那半年基本上可能只能吃稀飯,他做這個手術的時候,專家醫生告訴我切的太大了,傷口太大了,都切掉了,并且肛門變小了,肛門變小了大便都排不出來,一排就會出血。”在西安采訪時,民營醫院醫生小張告訴記者,他工作過的幾家民營醫院都是提成制,基本任務每個醫生每月30萬元,完成之后根據業績提成10%--15%。這兩年,有些民營醫院為了多掙錢,開發了假手術這種新的掙錢方式。
小張說:“婦科這兩年還又出現了像假手術,有些女娃可能沒懷孕,可能同房過早,吃一些急性避孕藥,導致的例假推遲,他們會看人,如果這個病人感覺能拿下來,而且這個病人也很擔心自己會懷孕,像這種病人,通過化驗室給你出一份假的化驗證明,可能是陰性會改成陽性,來做這個手術。如果沒有懷孕,直接打麻藥,麻藥用進去之后,病人就會很快睡著。她會用這個做人流的器械會進到去子宮里轉一下,不然人流做完了你沒有一點出血,患者不會相信。”小楊說,這樣對年齡不大20多歲的女孩兒來說,可能會對今后受孕有影響。
醫生小楊介紹,他所在的陽光醫院,新開辟了精索靜脈曲張手術,一個手術加上治療,平均花費三四萬元。但是這個手術有很大風險,醫生常用方法是精索靜脈結扎術,如果不小心結扎了動脈,會直接影響睪丸供血。但是最近,醫院把幾個根本不需要動手術的病人都忽悠著動了手術。小楊告訴記者,醫生通過正常的靠醫術看病來掙錢是很難的,民營醫院的老板不會答應。例如:泌尿系感染,這個病人按醫院規定要花到三千塊錢,但是如果只要讓這個病人花到三百塊錢走,在晚上臨下班之前,門診主任或者業務院長會找談話。
小張說,他此前一直在門診工作,后來實在忍受不了天天騙人,曾經要求到后勤部門工作了一段時間,不過換工作的那段時間,他發現醫院有時候竟然偷梁換柱,做假藥。小張說:“抗感染的左氧佛沙星,是1塊5毛錢一瓶,醫院把這個買回來之后,他用這個溫水把這個左氧佛沙星外頭的標簽給它洗掉之后,換成他們打出來的一個標簽,全英文的,這一瓶藥打進去可能在300塊錢以上,包括現在西安的這些有很多民營醫院,現在還在走一條路就是本院自己制劑,以中藥制劑為主。按國家的規定,藥品醫院是自己不能制劑。他們這個制劑,一副藥要是讓病人拿著處方在外頭抓,一副藥就是10塊錢,6塊錢這樣子,但是要把這個藥煎十副藥,一副藥就可以賣到40塊錢,他們把10副藥煎成20副藥,這又是一個翻倍的利潤。”
半小時觀察
不可否認,隨著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醫療作為未來最具潛力的服務性行業之一,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民營資本的進入對于提高行業競爭力,對于改變醫療資源稀缺、老百姓就醫難的現狀,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各路風投和私募對醫療行業情有獨鐘,許多民營醫療機構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的明星。但是,在民營醫療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時候,它的盈利基礎卻值得警惕。如果像節目中曝光的那幾家民營醫院一樣,靠層層設圈套,一環環欺詐消費者,把醫院變成印鈔機,這個行業的利潤即使再高也不應當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因為,蒙一把就行,撈一把就走,這些違背商業道德底線的經營行為,一旦和強大的資本力量結合,將強化資本市場的投機心理,給整體經濟注入新的泡沫。那么,民營醫療市場如何健康發展?那些已經在盈利和社會效益之間找到平衡的醫院,又是怎樣的運轉模式?歡迎明天繼續收看調查。
(經濟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