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wǎng)訊“德化陶瓷的靈魂人物蘇清河大師,走了……”從2月24日中午開始,關于“蘇清河大師離世”的微博牽動了社會各界的心。
第一次與蘇清河大師的近距離接觸,是2009年前往德化采訪德化陶瓷技術與出路。蘇清河先生曾向記者講了一個故事:1980年7月,英國前駐華大使約翰·曼斯菲爾德·艾惕恩到德化參觀考察瓷業(yè)時,在琳瑯滿目的瓷苑中,挑選蘇清河創(chuàng)作的一只古樸典雅的開片釉“怡神香爐”。
這位大使對接待人員說:“像這樣中國古代官窯才能燒制的名瓷,你們一個小小的隊辦瓷廠竟能制造出來,真不簡單!我?guī)Щ厝ィ徒o大英博物館,還要加文字說明,讓英國人民從中了解新中國的建設成就。”
56年與陶瓷的情緣,蘇清河先生認為,陶藝歷史積淀是根基,只要、只有吃透了歷史,就不愁沒有創(chuàng)新源泉。
2012年2月23日晚11時30分,蘇清河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2歲。遺體告別儀式,將于今天上午10:30在德化縣殯儀館舉行。
1941年6月,蘇清河出生于德化后井窯陶瓷世家,16歲進入德化瓷廠,拜瓷雕名師蘇勤明、雕刻家許光益為師學習傳統(tǒng)瓷雕藝術。
蘇清河先生治喪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在蘇清河先生孜孜以求的五十六載的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中,以宗教人物造像為題材的傳統(tǒng)瓷雕創(chuàng)作取得突出成就;他曾獨創(chuàng)中國白瓷傳世之寶——“瑩玉紅”藝術瓷,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瓷雕“渡海觀音”,堪稱“國陶宗師”。除了創(chuàng)作領域,蘇清河先生在收藏領域,也有“一字萬金”的名號。
達則兼濟天下。在德化乃至全省的陶瓷工藝領域,600多名陶瓷雕塑師、陶瓷藝術設計師,都是蘇清河先生的弟子;2007年,他將價值幾百萬元的明朝何朝宗作品“祥云觀音”捐獻給德化縣陶瓷博物館;并先后捐贈300多萬元用于各地修建名勝古跡、敬塑佛像、救助貧困學生等。
蘇清河先生一生所獲頭銜和榮譽很多,被公認為中國白瓷代言人。他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雙料獲得者,第一位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中國白瓷燒制技藝”傳承人,第一位“德藝雙馨”陶瓷藝術大師,也是泉州市第一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本網(wǎng)記者徐錫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