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會建億元救災倉庫以每年90萬違規出租,趙白鴿稱因工資問題不得不“以捐代租”。回應月底前騰退
“備災中心與企業合作項目已于今年5月全面終止,截至8月18日,75%用于與企業合作的庫房已經完全清退騰空,剩余25%也將按計劃于8月31日徹底清退騰空。”昨天下午,中國紅十字會官網發布消息,對此前有報道稱中國紅十字會將備災倉庫進行商業出租,每年賺取90萬元的情況進行了回應。
紅會建億元救災倉庫以每年90萬違規出租
趙白鴿稱因工資問題不得不“以捐代租”
本月18日,有媒體對中國紅十字會位于順義區牛欄山鎮的備災救災倉庫進行調查報道,報道中稱,中國紅十字會通過與一家名為“中訊譽華”的公司簽訂“陰陽合同”,以每年90萬的價格將倉庫出租,兩年獲益180萬。而中訊譽華公司之后又以高價轉租給了其他商業公司,從中賺取差價。
在報道中,中國紅十字總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對這一行為進行了解釋,她表示,之所以這么做,是由于“國家沒有給予足夠政策的支持,如果不這么做,備災救災中心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因此不得不采用“陰陽合同”的形式“以捐代租”。
事發后中國紅會負責人電話無人接聽
紅十字會低價出租億元救災倉庫。報道一出,再次將中國紅十字會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原本為儲備備災救災物資而耗巨資建立的備災救災倉庫被暗中出租給商業公司,背離原本的職能定位,一旦遇到重大事件需要備災救災倉庫提供緊急支援,商業物流公司如何立即撤離騰空場地?紅會為何選擇“中訊譽華”公司簽訂合約,合約中每年90萬的“以捐代租”費用又有何設立依據?此筆費用究竟用途為何?對于這些疑問,直到昨天下午,中國紅十字會各相關負責人電話均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紅會回應:月底前完成出租庫房騰退
昨晚五點,中國紅十字會官網轉發新華網消息,對此事進行了回應。回應中對為何將倉庫進行出租進行了解釋聲明,稱“由于該中心處于初建階段,部分設施尚未完全竣工,在不影響備災救災物資儲備和調用的前提下,中心將部分倉庫庫房與企業在2012年開展合作,期限2年,由備災救災中心向合作企業提供培訓、交流、咨詢和部分倉儲服務。”
據介紹,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備災救災中心于2010年10月9日成立,主要功能是建立全國紅十字會系統備災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和信息管理系統。聲明中表示,“備災倉庫”與企業的合作已于今年5月全面終止,項目所得均納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賬戶,未發現工作人員從中謀利。
根據回應內容,中國紅十字會機關紀委早在一年前,就發現了這一合作項目并進行了內部審計監督,并對備災中心與企業合作項目采取了自查自糾措施,并進行了整改。根據回應內容,截至今年8月18日,75%用于與企業合作的庫房已經完全清退騰空,剩余25%將按計劃于8月31日徹底清退騰空。
倉庫出租兩年共獲利180萬元
針對企業合作獲得的款項,聲明表示,與企業合作所獲得的180萬元資金全部進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賬戶,受財政部監管,用于人道主義事業發展的需要。目前,經過總會機關紀委的調查,沒有發現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存在個人從中謀取私利的行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