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6月23日訊 昨天,泉州中考進入第二天,天氣依舊炎熱,但考試結束后,大多數考生都面帶笑容,邊走邊聊天,好像考得不錯。
在昨天的兩場考試中,學生們普遍反映,數學最后兩道“大題”有難度,而政治和歷史是開卷考試,試題靈活,考生們大多覺得比較容易。
今日上午,待物理和化學兩科考完后,中考將落下帷幕。7月5日,所有學科評卷老師都將到位,開始網上評卷,預計考生在7月18日至20日,可以查詢成績。
【考生感受】
數學壓軸題有難度
政治歷史答案好找
“數學基本都會做,只是最后兩道大題的最后一個步驟都有點難度。”當天上午11時許,考試結束后,泉州九中考點外,幾名考生在討論著考題。
“總分150分,我大概能考個140分吧!”泉州一中的黃同學說,考完后,大家相互聊一下,好多人都認為數學卷最后的“大題”稍微有點難,不好作答,“耗了蠻多時間在倒數第二題上面,最后一題還差點來不及做”。泉州現代中學的林同學稱,雖然最后兩道題有一定難度,但卷子主要還是考基礎題,只要仔細作答,一般能拿到不錯的分數,“感覺還是挺順手的,上140分應該不成問題”。
相比于數學科,昨日下午的政治、歷史開卷考試,許多考生感到“很輕松”。考生普遍反映,雖然時間有點緊,但試題的答案,都能在書本上找到答案。“政治有考關于‘中國夢’和‘維護釣魚島國家主權’方面的題,老師在平時給我們印了好多資料,答題不費勁。”泉州九中考生許同學說。
【學科點評】
●數學:用“題海”戰術難得高分
泉州中考命題組專家稱,與往年試題相比,今年數學試題更重視“發展性”與“能力甄別”,展現數學的課程理念和教育價值,倡導教師重視“過程教學”及“能力培養”。
命題者從學生熟悉的背景入手,創設出層層深入的新情景,讓學生在一個全新(公平)的情景中,歸納、思考、發現、解決問題,這種命題方式,靠“題海”訓練和強化記憶很難獲取高分,更能客觀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引導師生擺脫“題海”。
另外,今年的數學試題中,包含如“中國夢·泉州夢·我的夢”主題教育、“科技創新制作”、“保護水資源”、“地球繞太陽公轉”等內容,富有時代氣息與教育價值,且圖文并茂,生動有趣,讓數學走進生活,更讓數學深入人心,對體現義務教育數學的普及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激發學生數學興趣、關心社會,培養自主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良好習慣。
●政治:突出時政熱點題目具有開放性
今年政治試題知識點覆蓋面較廣,總共涉及40個知識點,并具有一定區分度,試卷難度等級為8∶1∶1。內容結構分布上,時事占20%;“成長中的我”占15%;“我與他人的關系”占25%;“我與集體、國家、社會的關系”占40%。九種能力全部考查,努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試題緊密聯系社會熱點,著重考查“黨的十八大、兩會等會議精神、實現中國夢、維護釣魚島國家主權、學習感動中國人物”等內容,把時政熱點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熱點。試卷版面圖文并茂,溫馨提示,創設生活情景,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設問指向明確、有梯度,設置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啟迪感悟,考出學生的信心。
命題在非選擇題的設計上,精心設置“成長中的我”、“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與集體、國家、社會的關系”等考核內容,營造一個和諧、愉悅的氛圍,讓考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答題,進一步領略學習的樂趣。
●歷史:滲透愛國教育泉州鄉土味濃厚
今年中考歷史立足課本,面向全體學生,重視考查學科的主干知識,體現基礎性。試題難度嚴格依照考試說明規定的8∶1∶1命制,內容區分上,《中國歷史》(含鄉土歷史)占60分,世界歷史占40分。
中考命題組專家表示,中考歷史考題,在知識與能力考查中,滲透反對侵略、勿忘國恥等價值觀教育,如以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罪惡——731部隊在哈爾濱進行活人細菌試驗、2013年5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乘坐編號“731”的教練機視察自衛隊基地等為素材命題。
除此之外,命題還重視了泉州鄉土歷史的考查,體現了地方性。如選擇題中,“1683年夏,率清軍渡海、為統一臺灣做出重大貢獻的泉州籍歷史人物是?”以此紀念施瑯率軍統一臺灣330周年,說明寶島臺灣是我國的神圣領土,學生可從中領悟泉臺關系源遠流長,激發學生的愛國、愛鄉情感。(N本網記者 黃曉燕 李曉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