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港或在青島必要時可作戰
航母入役,外界最為關注的是它會部署在哪里,是否具有作戰能力?中國何時會有國產航母,也是國際輿論廣泛關注的。軍事專家分析,遼寧號的母港可能是青島。
首艘航母駐地在哪?青島有望成航母母港
解放軍報社記者孫禮分析說,中國首艘航母將配置在北海艦隊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去年,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航母專家李杰曾表示,“我個人認為,青島完全有條件成為航母母港”。
李杰介紹說,航母吃水很深,所以航母母港首先必須是個深水港;其次,母港不是只面對一艘航母的給養和維護問題,而是要面對規模龐大的整個航母編隊,還要具備防御縱深,選擇起來肯定要考慮多方面因素。
李杰表示,航母試航是一直伴隨航母全壽命的過程,即使航母服役之后,還會定期返廠進行維修、保養,有的航母返廠后會在工廠里維修3~4年,換設備、加裝備之后都需要試航。
將配備什么武器?新型052D型導彈驅逐艦或入編隊
像所有武器一樣,海上霸主也有它的軟肋,由于目標大、自衛能力弱等原因,航空母艦不能單獨作戰,需要其他兵力兵器為其護航,因此作戰時常以航空母艦戰斗群的形式出現。以航母為核心的海上編隊,集海軍航空兵、水面艦艇和潛艇于一體,是將空中、水面和水下作戰力量高度聯合的海上立體戰斗群。
近日,在海軍武器裝備中,除了中國首艘航母,新型052D型導彈驅逐艦也成了外界“炙手可熱”的關注目標。威武的大口徑主炮、新式相控陣雷達、多功能垂直發射模塊……這款海軍新式驅逐艦裝備有先進巡航導彈并有望成為中國航母的“守護神”。媒體如此定義這款新式驅逐艦:“排水量接近1萬噸,作戰性能超越目前所有主力艦。”
艦載機是航母作戰能力的關鍵一環。據專家分析,遼寧艦上可能會配備殲15殲擊機、卡31預警直升機等。
未來將訓練啥?艦載機年內應能成功著艦
李杰表示,航空母艦是一個復雜的作戰系統。作為大型水面艦艇,交付科研、試驗、訓練使用后,艦上各類裝置、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等需要調試,軍艦內部各個系統之間需要磨合,與編隊中其他艦艇的協同需要訓練,艦載機飛行員訓練、艦機協同等都需要較長時間完成。
談及艦載機測試的進展,“年內能做到成功著艦的可能性很大。”空軍指揮學院教官、國際級試飛員徐勇凌分析。而根據這位有經驗的試飛員分析,著艦技術難度高,起飛技術難度同樣高,目前殲15的飛行員應該是一兩個主力在進行反復性訓練,以求達到技術精準。
李杰介紹,未來航母的試驗和訓練將會以編隊形式來進行,通過各種試驗和訓練來逐漸積累經驗。
什么時候能作戰?以訓練為主,必要時可作戰
近年來我國周邊海域島嶼爭端逐步升級,中國海軍列裝航母引發外媒熱議,推斷其將對周邊國家起到一定威懾作用。對此,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羅援少將表示,目前我國航母平臺主要承擔訓練和科研的任務,若中國航母能最終形成戰斗群,則將為我們提供攻防兼備的海防戰役集團,使我們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同時擁有了尖兵利器。
他同時強調,雖然目前“遼寧艦”的主要任務仍然是訓練和科研,但在必要時它也可以具備作戰功能,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提供有利平臺。
會不會自己造航母?有3艘以上航母是基本規律
“遼寧艦”的入列,是中國海軍打造航空母艦戰隊的一個開端,中國是否還會有其他航空母艦,是輿論普遍關注的。
央視視頻和新華社現場圖片顯示,遼寧艦入列儀式全稱為“001型航空母艦入列交接儀式”。有分析稱,這意味著以后還有002、003型等。
此前,中國軍隊總參謀長陳炳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航母已在建,但還沒建成!等建完再說。”他還表示,中國要建幾艘航母現在還沒有決定。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航母專家李杰等專家均表示,中國需要建造三到五個航母戰斗群,來支持中國的海上戰略。專家們認為,一艘航空母艦難以形成強大的作戰能力,一般會配備三艘:一艘進行作戰部署,一艘進行訓練,一艘在港整修。
還有哪些技術瓶頸?艦載機彈射技術未來必須攻克
此外,雖然經過續建和改進,遼寧號的技術水平和綜合作戰性能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很難突破初始設計瓶頸的限制。對比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已經使用新型核反應堆、電磁彈射器和第四代隱身艦載戰斗機等先進技術的美國福特級航母,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李杰也介紹,現在艦載機彈射技術只有美國有,其他國家這方面技術都沒過關。它等于是在艦上安裝一把巨大的彈弓,通過安裝在艦上飛行甲板槽內的滑塊,帶動飛機加速前飛升空。
這將是大型航母要解決的很重要一個課題,未來要造大型航母就必須攻克這個難關。“以前美國是蒸汽彈射,現在它已經升級準備采用電磁彈射了。航母的另一個技術方向就是核動力,還有新的武備、新的艦載機,所以說航母技術是永遠在不斷更新發展的。”李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