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中新海潮
閩南網12月25日訊 新北市長朱立倫在就職2周年前夕,拋出“雙北(臺北、新北)合并”的震撼議題,并強調整合是不可逆的,且不會發生所謂的“葉利欽效應”。對此,臺北市長郝龍斌、基隆市長張通榮則認為,范圍應該擴大至“北北基”(新北、臺北、基隆)。臺“內政部長”也表示,若民意贊成,樂觀其成。臺媒此前傳“北北基”合并有選舉考量。
合并可能需要10年
朱立倫指出,新北有1/3的上班族到臺北工作,臺北市則有1/4來新北上班,雙北是緊密的共同生活圈。他認為在市政規劃上,都應以“大臺北”的宏觀角度出發,效法大東京已發展新宿、池袋、品川、澀谷等區的模式,在交通、產業、都市計劃上整合。
朱立倫提到,合并在短期內做不到,可能需要10年,甚至是更久的時間,但只要新北的市政建設能拉近與臺北的距離,再加上民意由下而上的共識和雙方市“議會”同意,一定有可能實現。他還說,市長的態度當然也是關鍵,若可以互補角度來思考,勢必更有幫助,像他和郝龍斌都認同是合作關系,而不是競爭或對抗。
現“葉利欽效應”?
郝龍斌和張通榮認為,應擴大為“北北基合并”。郝龍斌談到,合并沒有時間表,但一定要建立在民意的基礎上,一步一步來;張通榮表示,這是多年前的規劃,也是首選,但新北升格后更增添難度,不然就將金山、萬里、瑞芳、貢寮等和基隆并為“大基隆市”。
一旦“北北基合并”,人口將達700萬人,占臺灣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會不會出現“葉利欽效應”(指當領導人民意代表性不足時,有聲望的地方長官便會對其的命令排斥)?朱立倫認為,這是一種過分簡化的假設,不能把當地所有人口數都等同于支持者。
內政部門樂觀其成
臺“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天表示,若雙北大部分民意或首長有意愿朝合并規劃,“內政部”樂觀其成,基隆也一定要并進去。至于2014年是否來得及合并,李鴻源說,有點趕,雙北若有意愿,可能要快一點。他說,基于共同生活圈,整個臺灣區域規劃是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云嘉南、高高屏,還有東部,現在采合作聯盟方式;若雙北或北北基有意愿合并,變成示范,“內政部”會協助。
關于“北北基”合并,島內媒體此前傳這是國民黨高層從選舉角度考量,以解決張通榮民調低落導致敗選危機,也可借此鞏固朱立倫的連任機會。但朱立倫、李鴻源等都否認。媒體當天在詢及是否可能“入閣”等問題時,朱立倫表示,臺灣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拼經濟,上下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