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建寧縣里心鎮的千畝桃梨園中,農技人員與果農們手持手機,穿梭于林間。手機這一現代科技產物,成為了果農手中的“新農具”。
“果子的成長檔案全在這手機里!”農技員姜愛蓮指尖輕點,將剪枝時間、灌溉方式、有機肥使用等農事細節精準錄入福建省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與“一品一碼”追溯并行系統。待果實成熟,專屬二維碼將成為每顆桃梨的“數字身份證”,貼在果箱上送往全國各地。
去年以來,里心鎮政府攜手種植大戶啟動了“溯源工程”,借助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織就了一張數字化管理網。果園施肥、打藥、采摘的全程數據得以留痕,種植環境、農事操作、質檢報告等信息一目了然,每顆果實都擁有了自己的“成長日記”。
這兩天,種植大戶王德金正忙著給果子蔬果,他笑容滿面地說:“有了‘一品一碼’,我們的桃梨肯定好賣!”曾經,消費者對水果種植過程一無所知。如今,只需掃碼,桃梨從萌芽到成熟的“前世今生”便盡在眼前。看得見的品質保障,不僅讓消費者吃得安心,更架起了果農與市場的信任橋梁。
目前,里心鎮果園的 600 余條生產數據已同步更新至“溯源系統”。尚未成熟的桃梨,已吸引眾多收購商和買家預訂,“溯源先行”搶占了市場高地。
里心鎮的實踐,是建寧縣全域智慧果園建設的生動縮影。去年以來,建寧縣錨定“一園一碼、一戶一證”目標,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果農受益的模式,將成功經驗推廣至全縣。專業科技團隊帶來了智能傳感器、無人機巡檢等設備,實現了環境監測、病蟲害預警的自動化;農產品快檢設備、農產品抽檢車定量抽樣檢測,動態跟蹤農藥殘留量;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整合全縣果園數據,為科學管理提供精準依據。
“目前,全縣 9 個鄉鎮均設立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并配備了鄉鎮農安監管員與村級協管員。216 家桃、梨生產主體入駐‘溯源系統’,去年累計賦碼出證 4395 批次。”建寧縣農業農村局質檢站站長樂訓權介紹,“一品一碼”讓桃梨持證暢銷全國各地,既筑牢了品質防線,又激發了競爭活力。
2024 年,建寧縣“一梨兩桃”種植面積達 13 萬畝,總產量 17.4 萬噸,總產值 19.62 億元。特色水果產業已成為當地綠色富民支柱產業之一,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徐爾文 付哲文 夏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國際護士節,與福州“提燈天使”零距離2025-05-12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