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的盧長輝,是福建三明莘口鎮篷坑村人,他在網上有一個更知名的名字——“易拉罐長運”。一年前,盧長輝還只是三明市街頭一個普通的服裝店老板。一年后,因為拍了一個水陸兩用的易拉罐機器人搞笑視頻,獲得1000多萬的播放量,在網絡上走紅。
莘口鎮篷坑村是三明市一個很偏辟的小村莊,平時幾乎看不到年輕人。盧長輝和他的幾個兄弟,是少數長期呆在村子里的年輕人。當地農村在立秋都有打“白果”吃“白果”的習俗,盧長輝也不例外。
在沒認識盧長輝之前,筆者看了他在快手上的視頻,以為他是一名大學生,把自己所學專業發揮在了易拉罐機器人制造上。采訪后才得知,盧長輝才小學畢業。在走紅之前,和妻子在市里經營一家服裝店。
“玩易拉罐純粹是好玩”,盧長輝介紹說,以前學玩撲克,后來看到網絡上的易拉罐機器人,就開始慢慢學著做。剛開始作品很粗糙,鉆研了一個月后,他制作出了會走路的易拉罐機器人。
此后,他的一系列“魔性”易拉罐機器人視頻,如乞討的易拉罐、跳舞的易拉罐、做燒烤的易拉罐等,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對于盧長輝在網上發布的作品,很多網友評論:“世界欠你一個愛迪生發明獎”。
現在盧長輝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易拉罐機器人的制作上,制作一個易拉罐機器人至少得三四個小時,復雜的要花上一兩天的時間。
做易拉罐機器人需要很多零碎的小道具。易拉罐都是收集村里孩子喝過的飲料罐,電池、小電機、遙控器、遙控接收器等其他零部件多從網上購買,其中最貴的是遙控設備。一個易拉罐機器人平均需要花費100多元。
長運和他的小伙伴小君制作的易拉罐機器人“軍團”。
除了易拉罐機器人的創意外,在后期視頻編輯時,盧長輝會搭配一些激情熱血的音樂,并在視頻封面里加上關于“成功”“奮斗”“正能量”等標簽,這樣看的人會多一些,讓作品更受歡迎。
在很多農村人看來,盧長輝做易拉罐機器人是不務正業,對此他的母親曾經反對過。等有了一些收入,態度才開始轉變。
如今,盧長輝的固定粉絲有100多萬,通過網絡視頻,他的收入比以前多了點,一年能掙個三、五萬,但也很不固定。除了經濟上的收益,在直播平臺上有粉絲、說話有人聽、發作品有人捧的感覺對他們而言同樣重要。為了與粉絲互動,盧長輝經常要工作16個小時,制作、拍攝、直播,不停地重復。
“夢想村”的村口,手工木制的牌樓。這個迷你的村莊,從村口的牌樓,到村部,到別墅區等,功能完備,都是盧長輝和堂弟手工搭建,并做了精心裝修。“夢想村”里正在施工的人工湖,兄弟倆將水上易拉罐機器人放在水中試驗。盧長輝說,“我的愿望就是在我的“夢想村”里,用我制作的易拉罐機器人拍攝一部完整的動畫片,到電影院去放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莆田市區拱辰街道荔湖路藍花楹進入開花期2025-05-0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