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成功防御了9場強降雨過程,取得了抗擊“5·8”特大暴雨洪災及泥石流自然災害搶險救災工作的階段性成效,標志著我市防御抗擊強降雨災害能力已大幅提升。
提前安排部署。我市認真落實責任制,明確4座大型水庫防汛政府行政責任人。各地落實了各類水庫防汛行政責任人、主管部門責任人、防汛安全管理責任人,并分級在新聞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
加強汛前檢查。各級各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進行防汛隱患排查。市水利局派出4個檢查組對全市防汛安全工作開展大檢查。市領導還分別帶隊到市區、永安、沙縣、尤溪等地檢查指導防汛備汛工作,重點檢查地災點、低洼地、學校等。
落實物資儲備。全市共儲備價值653萬元的一、二線防汛物資,補充9艘防汛搶險沖鋒舟,配置159臺海事衛星電話,落實了搶險隊伍和群防隊伍124支4333人,并開展業務培訓和實戰演練。市、縣兩級組織技術人員對預警系統、應急會商指揮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電話錄音系統、防汛應急通訊系統等各類監測預警系統和應急通訊系統進行全面檢查調試、保養和維護,確保防汛信息暢通。
做好水庫水電站安全度汛工作。我市嚴格執行調度計劃,嚴禁汛期超汛限水位運行,加強對已建水庫水電站擋水、泄水和引水建筑物安全保障措施檢查,確保水庫水電站安全度汛。特別是小型水庫、山塘,嚴格落實專人巡查,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庫降低水位或放空運行。水庫按照防洪調度運用計劃做好調度,提前預泄騰空,盡可能攔洪削峰,努力減輕上下游防洪壓力,并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部門提前做好群眾轉移。同時,水文部門根據下泄流量和區間降水做好洪水預報工作。
加強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改。我市不斷加大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對全市19304處隱患點進行了再排查,確保安全度汛。各縣(市、區)進一步完善地災隱患點數據,完成高陡邊坡隱患點信息采集,健全群測群防體系,并派出4個檢查組,開展汛期地災防治工作檢查,完善全市1868個地災隱患點基礎信息,責任落實到人。
多措并舉,加強城市內澇薄弱環節整改和應急處置。開展易澇點整治,全市38處易澇點,已完成24處整改或疏通;加強排水防澇設施維護維修,全市累計疏通雨、污水管網約5.08萬米;加強排水防澇附屬設施建設維護,上半年以來全市提高了排水防澇附屬設施的維護頻率,確保排水暢通。 (巫瑞萬 陳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