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蛻變】
理科狀元 學校每個老師都表揚他
“他成績特別好,初中高中都是第一名。”劉國華回憶說。對于這位55歲的父親來說,兒子留給他的美好回憶似乎只剩下大學前優異的成績。每年,他最享受的時刻就是開家長會時。“每個老師都表揚他,誰見了都羨慕。即使現在,老師們都還能記起這個學生,每個老師見了我,都熱情地打招呼。”
讓劉國華最引以為豪的是2006年,劉寧以650分的高分成為該縣的理科狀元,被中國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學校還因此打了很大的廣告牌,宣傳這件事。”
昨日,劉寧高中的班主任老師也給了極高的評價:“他非常聰明,學習又很刻苦,是個非常優秀的學生。當年只差一點就上清華大學了。”
待業青年 最長一份工作干了幾個月
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擊碎了劉國華的美好期望。
大學畢業,劉寧說想留在安徽。“畢業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給他打電話,他都說,正忙著找工作。”讓劉國華沒想到的是,“找工作”的狀態竟然持續了數年。
劉寧畢業后只干過一份僅僅持續幾個月的工作。“那是在一家網絡游戲公司,做網絡銷售和客服,干了幾個月,他覺得沒意思,辭職了。”劉寧對父親說,“如果找不到喜歡的工作,我寧愿不工作。”
劉國華內心焦灼。他難以理解,兒子畢業于名牌大學,能力也不弱,怎么會找不到工作?他認為兒子沒有認真找,2013年7月,他把劉寧從安徽接回成都,開始“守著他”找工作,但劉國華一回老家,兒子又開始應付。2013年12月,因為房租到期又無錢續交租金,劉寧開始四處漂泊。
劉國華發現,兒子開始沉迷網絡。“也不接我們的電話,沒錢了就打個電話,或者干脆發個短信要錢。”
流浪青年 他曾問:“人生的意義是什么”
從正月初四開始,西南交通大學的護衛溫先生發現了這名“流浪漢”,連續三天躺在校園露天長椅睡覺。“他用一件衣服把下半身裹住,躺在椅子上,背一個包,提一個包。臉色蒼白,這么冷的天,造孽!”
正月初五,一位好心的大爺還試圖問問他的情況,但劉寧只接過零食和礦泉水,不怎么說話。正月初六,這位大爺再次見到劉寧,這次他說話了,“他說他是大學生,和父母鬧了矛盾,還給我看了畢業證和學位證”。時近中午,這位大爺給了劉寧10元錢,并囑咐護衛溫先生帶他去食堂吃飯。
這位大爺印象深刻的是,劉寧與他的一次頗深奧的對話。
劉寧問他:“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這位大爺想了想,回答說:“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在于充實和有規律。”
——【對話劉寧】——
“像多數人一樣工作結婚,我覺得很無聊”
談理科狀元
記者:你在成都流浪了多久?
劉寧:我是去年8月從合肥回到成都的,之后一直晃來晃去。
記者:都找了些什么工作?
劉寧:其實那段時間在成都找過很多工作。起初找到一個國企做客服,但他們一上來就講了很多規矩,很多簡單的事情都要一再重復,還要培訓,我覺得挺煩,干了一個月時間就不干了。后來又找了一份工作,做網頁游戲,但要培訓4個月,其間沒有工資,不管吃住,能不能轉正還另說,糾結半天,就沒答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