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零下9攝氏度,一個半小時,步行4.5公里,這是云南魯甸縣小學生王福滿的上學路。雖然出汗帶來的水汽在頭上凝結成“冰花”,但他卻以此為樂,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這個瞬間被老師拍下發到了網上,引發輿論關注。》》》冰花男孩走路上學頭發和眉毛結霜 教室內無取暖設備
“上學冷,但不辛苦”,這個刷屏朋友圈的“冰花男孩”接受采訪時如是說道。透過新聞背景,我們可以發現他的生活并不容易: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在外務工,自己與奶奶、姐姐住在毛坯房里。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生活境遇,已經給了抱怨生活足夠的理由,網友們的留言中也滿是憐憫之情。與我們的激動相比,“冰花男孩”卻出奇的冷靜,他沒有自怨自艾,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夢想著去北京上大學。
相較于困頓的生活,男孩的陽光心態更令人震撼。反觀諸己,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法律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權利,但權益相同、條件各異。有的人出身優渥,打小就有琴棋相伴,享受著家人無微不至的照拂;有的人出身貧苦,早早地操持起了生活,成了實質上的“一家之主”。不論環境如何,都不應放棄對夢想的堅持,都不能放棄通過奮斗改變命運的信念。而古往今來的故事更是說明,苦難也是一筆財富。“冰花男孩”需要幫助,但不需要可憐;我們在感慨之余,更應當反躬自省,正如網友所言,“看了這個‘冰花男孩’,你還有什么好抱怨的?”
國家在發展,但這發展還遠遠不夠充分不夠均衡,社會中時不時出現一些“出身論”。“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投胎是門技術活”,這些調侃和抱怨表明,很多人在遭遇挫敗時,不是從主觀上找原因,認為主要是社會“欠”自己一個成功。“冰花男孩”以赤子的真誠告訴人們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與其枉自嗟嘆,不如起而行之。現實條件或許還不夠理想,但奮斗依然是改變命運的法寶,拼搏依然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品質。
男孩燦爛的笑容和白色的“雄冠”對所有認真生活的人都是一種激勵。假如說人人生來不可能站在完全相同的起跑線上,但努力地奔跑卻可以使差距變小。只要堅持不懈,每個人都會抵達幸福的目標。(作者: 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