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投資者們目睹了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15年后再次突破5000點大關。上次納指觸及5000點還是在2000年3月,當時是互聯網泡沫的巔峰時期,此后一路下跌,2002年10月曾跌至1108.49點。
唐駿
如今互聯網是再創繁榮期的輝煌,還是泡沫重現?
前段時間,我和前微軟的員工進行過一次交流,他們向我講述了他們在離開微軟后的人生經歷,其中有很大部分人正在進行互聯網創業,并且很多人都已經獲得了一筆風險投資。
這就是資本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選擇創業。而創業似乎也是在賭,尤其在風投熱潮中,更是拿著別人的錢在賭。這里所說的“賭”是不惜成本的,尤其對于中國市場而言,為了爭奪更多的客戶,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不惜投入巨額的資金。
比如去年打車軟件市場上演的“滴滴”與“快的”的戰爭。兩家公司手握融到的錢,為了搶奪用戶,不惜燒了幾十個億作為司機與用戶的各種補貼。“融資后燒錢”模式最終變成了惡性競爭,錢再多也還是有燒完的一天,到最后各占半壁江山,難分伯仲,于是在情人節那天握手言和,結為一家。
事實上,當今有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估值遠遠超過了公司真正的價值。據報道,大眾點評網正在與騰訊等多家投資方談判,籌集大約8億美元資金,公司估值約40億美元。美團網也宣布獲得了7億美元的融資,估值70億美元。在當今的互聯網浪潮中,像這樣的互聯網新興企業比比皆是,但問題是這些公司真的值這么多錢嗎?
依托互聯網這個平臺,讓很多產業重新有了生機,成為一片藍海。而在這片藍海中,大魚吃小魚,對于許多加入到這個戰場的企業來說,要么大獲全勝成為行業領頭,要么全軍覆沒被吞并。而創業者一定要謹防泡沫破滅帶來的巨大風險。
在資本市場中,作為PE方永遠抱著“投資十家有一家成功”的心態去投資。他們永遠都在追捧具備潛力的公司,所以這些公司將會一直處在一個瘋狂并且野蠻的成長期,而花的都是投資者的錢。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接觸過國內外許多的PE公司,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發現,真正能夠實現盈利的PE公司其實少得可憐。目前全國大約有4955家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管理著7665只私募基金,規模達到21295億元。但是,他們卻有著賭徒的心態。作為創業者,現在也被PE的心態所左右,慢慢地被同化成了賭徒的心態,不惜成本搶奪客戶,不惜成本搶奪員工。
在這里,我想對現在很多投資者說,希望你們不要盲目和輕易地被所謂的那些一夜致富的PE神話所迷惑,投機并不可取。而對于廣大的投資人來說,則更應該學習股神巴菲特的長期投資理念,腳踏實地真正地去做投資,深入研究這家公司的業績、前景以及相關的政策,而不是去賭博。
對于創業者,特別是年輕的創業者,創業也許是一場賭博,但切忌用賭徒的心態來下注,還是要踏實、簡單加勤奮,努力去做出一家有價值的公司,一家能長期發展的公司,一家有夢想、有未來的公司。(唐駿【專欄】投資者不要被互聯網神話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