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新經濟年會1月14日在京舉行,年會邀請知名經濟學家、不同行業領軍企業家以及監管部門,碰撞求解新經濟之路,分享互聯網金融、創業創新等洶涌“聲浪”。
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做主題演講。新華網記者 黃博陽 攝
1月14日,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在由新華網和藍鯨傳媒聯合舉辦的2015中國新經濟年會上表示,鼓勵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活動,但風險底線和監管規則不可突破、不可逾越。對于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業態,依據其金融類別屬性、業務復雜性、涉眾性、金融關聯性等方面實施差別化的監管方式。同時強調,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知情權、個人信息等,任何機構不得利用自身優勢地位擅自動用客戶資產或泄露客戶信息。
2014年,王巖岫曾在多個公開場合中提到,對互聯網金融要適度監管。新年的首次公開發聲,他表示金融創新要適應實體經濟的發展要求,滿足互聯網環境下的服務需求,鼓勵創新,規范金融,支持互聯網金融走可持續、健康發展之路。并對互聯網金融監管提出了八大建議:
首先,應創新監管。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特點,監管體系也要發展創新。要加強“互聯網化”、“信息化”監管手段的探索和建設。注重信息的監測分析,打造各類“線上”監管工具和專業化系統;明確統一的監管標準。按照業務實質,強化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同質同類業務應遵從同樣的監管規范,不因機構形態不同而有所差異;培育多層次的監管體系。做好跨部委的橫向監管協調,強化全國與區域的縱向監管聯動,引入審計、評估、法律、新聞媒體等市場化專業機構的評價、監督功能,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同時加強知識宣傳普及和投資者教育,動員好市場和公眾監督的力量。
第二,適度監管。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將堅持從風險防控的目的出發、從公眾合法利益的保障出發,明確“紅線”、堅守“底線”、筑好“高壓線”。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應當珍惜發展環境,做到守法合規,立足長遠,夯實基礎,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監管套利,以負責任的態度經營發展,防控風險,穩健扎實地服務金融薄弱領域的真實需求。
第三,分類監管。對于不同類型的互聯網金融業態,依據其金融類別屬性、業務復雜性、涉眾性、金融關聯性等方面實施差別化的監管方式。潛在金融風險越大、影響越廣泛,其承受的監管壓力和監管成本應相應提高。例如:對于金額規模大、涉及群體眾多、有系統影響性的業務,應與正規的金融體系管理統一標準和監管強度。對于提供微小金額、特定群體和人數有限群體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應注意發揮自律規則和市場競爭的作用,避免賦予過高的監管成本。
第四,協同監管。由于互聯網跨地域、跨行業、跨時空的無邊界特點,互聯網金融業務增加了交易的瞬時性、跨界性和關聯性。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首先關注金融行為的本質屬性,存款、貸款、匯款、代理銷售等金融業務不因處于互聯網環境而發生質的改變,仍需遵守現有的金融法規,各個環節的經營主體仍然承擔風險責任。在此基礎上,不同行業的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協作,共同提升風險反應效率,按照互聯網運行的特點,推進監管的“無縫對接”。
第五,互聯網金融應當遵守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則。對于法定特許領域應首先取得相應的許可。已有監管法規做出規定的,應遵守現有規定,尚無明確法規規則的,應遵循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規律和準則,服從行業操守,等待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明確。從事金融信息服務的應明確自身的信息中介地位,不能違法集資、違規擔保,或是異化為承擔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的信用中介。
第六,互聯網金融應圍繞實體經濟的需要進行創新。要注重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順應互聯網的規律,有利于提高市場效率,有利于管控金融風險,有利于降低服務成本,有利于豐富客戶選擇。不要“以錢炒錢”、“資金空轉”、追求虛擬價值。
第七,信息要充分披露。互聯網的特征是信息公開透明,互聯網金融的信息透明度應當遵從更高標準,服從更嚴要求。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業務經營要經得起外部審計、經得起法律審查、經得起外部評級、經得起新聞監督。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在提供服務過程中,要做到了解你的客戶、了解你的產品、了解你的風險。要向投資者提供風險承受能力評估,充分揭示風險,充分提供信息。把投資者的利益和資金安全置于更高的地位。
第八,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應處于核心位置。互聯網交易的“非面對面”特性,一般投資者不易充分了解金融業務風險,只能按照產品提供者給出的提示進行操作,在消費活動中難以進行自我保護,集中體現在風險揭示、資金安全、銀行賬戶信息安全和自身隱私信息保護等方面。
王巖岫強調,互聯網金融要以更嚴格的標準強化投資者保護、風險意識培養和金融教育等功能。同時,要保護客戶的合法知情權、個人信息等,任何機構不得利用自身優勢地位擅自動用客戶資產或泄露客戶信息。
事實上,監管層一直明確表態要對互聯網金融分類監管,防范違規的混業經營。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此前也指出,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多樣性、差異性特征明顯,但每項業務都要遵守一定的業務邊界,否則業務的性質可能會發生質的改變,甚至會觸及法律的底線。
從現有的進展情況看,一行三會在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上將加強監管協調,形成監管合力,防止監管套利。在這方面,現有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將可以發揮出積極作用。據悉,2015年,我國互聯網金融將在創新與融合中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相關法規也在緊密制定中,一行三會將盡快擇機發布。(記者 汪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