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資本市場進入全面改革季。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協會主席林義相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當前最重要的是呼喚人文精神,各方面的改革設計、調整,都應將老百姓的感受放在專業邏輯規則之上。
跳出具體規則、業務等“術”的探討,林義相再三強調資本市場理念的轉變,“應作為大事來抓。”
林義相
資本市場理念亟待洗禮重視人的因素
回顧我國資本市場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弄虛作假等不誠信、不道德的亂象屢禁不止。
對此,林義相指出,“市場中的所有運轉均由人來完成,如果參與者缺乏人文素養,如果管理者忽視人的因素,市場便難以真正脫胎換骨。”
“在資本市場上,無論是法律法規制定者、機制方案設計者的出發點,還是具體經辦人員對法律法規的理解與操作,都會對事件結果產生影響。因此,無論是立法者、監管者、專業人士、還是普通投資者,都需要提高人文素養。”
呼喚資本市場人文精神,要“以人為本”。以股市來講,市場中最多的人是股民,“以人為本”即要充分考慮股民的感受,把股民的利益作為評判市場、企業好與壞的標準,以股民的意愿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呼喚資本市場人文精神,還要加強對人性的理解,并據此實事求是地制定規則、培育優質的市場環境、切實推進改革進程。”他認為,對于監管者來說,應積極引導人性中善的一面,通過宣傳教育以及制度措施,鼓勵人們講誠信、重道德,促使人們把光輝的品質發揚出來;而對于監管執行層面的人員來說,則應主動思考政策背后的宗旨、改進的方向和余地,不能只會盲目、死板執行條文,更不能放任私心,以權謀私、妨礙改革。
“‘新國九條’后續具體措施的落地,恰可反映政府改革的意圖和決心,也考驗有關部門對文件的理解以及推動改革的決心。”
在人文精神中,林義相特別強調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縱觀資本市場諸亂象,一般需要通過眾多環節、經過許多操作者的手才得以最終產生,為何往往“一路暢通無阻”,甚至沒有人意識到有問題?“人們缺乏基本的情理判斷,價值觀中沒有底線,”
林義相直言,“改革進程中應注重法與情、理的平衡。”他相信,如果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人文精神提升了,其內心約束便會得到強化,對很多事情的判斷也會發生變化;而一旦資本市場整體的人文環境得到改善,很多亂象不需要解決就能自然消失。“有關資本市場的教育培訓,今后應重視對職業約束和道德規范的強調。”
推進混合制改革有望引領股市慢牛
談到如何促進中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林義相指出,股市牛與不牛,最根本的因素是上市公司質量。過去三十多年間,我國經濟創造出連續高速增長的奇跡,許多企業卻難逃虧損命運,投資者更難以從質量堪憂的企業中分享經濟增長的紅利。“從企業層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為股市帶來比股權分置改革更加強勁、可持續的支撐,是引領我國股市走牛的最重要措施,是廣大投資者的希望所在。”
“我國股市的問題即上市公司的問題”,而推進混合制改革,要解決的問題是堵住企業的“漏洞”。林義相指出,在改革中要防止大量利益被少數人侵占,“將企業的‘漏出行為’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得企業能夠真實參與經濟增長、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并進一步將成果轉化為企業投資者的利益,是未來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充分的標準。”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即提出警示,發展混合所有制,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的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為謀取暴利的機會,改革的關鍵是公開透明。
那么,如何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操作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好的選擇是通過資本市場來實現,”林義相解釋道,資本市場相對透明、規范、參與者是千千萬萬老百姓。“改革絕不能再由個別人私下決定、小范圍獲利,而一定要有意識地、明確地讓老百姓得到好處。”
“通過資本市場的舞臺,國有資產一定幅度讓利于股民是應該的,”林義相認為,應進一步降低上市公司中國有股權的比例,“2005年啟動的股權分置改革,砸開了中國股權革命的門鎖。時隔多年,我國股市又積累起新的矛盾,迫切需要把國有股流通性進一步用起來。這也是‘新國九條’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個背景所在。”
鼓勵上市公司分紅建議取消紅利稅
在從企業層面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上,林義相還特別談到了分紅。他建議“一方面鼓勵強制性分紅,另一方面取消紅利稅”。
林義相指出,成熟市場上,企業賺了錢即便不分紅,股民利益也可以從股價上升中得到體現。不過,在中國現有情況下,強制性分紅至少能在技術層面帶來實質性好處——對于利潤作假、或以大量應收款虛增“白條利潤”的上市公司,能夠遏制其欺詐等不良行為,有助于糾正市場中的不合理現象。
多年來,為倡導、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國家已陸續推出多項帶有強制性特點的制度措施,執行力度不斷加大,如分紅與再融資掛鉤,不履行分紅承諾記入誠信檔案等。動力和約束力之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率得到大幅提升。然而,投資者卻因為紅利稅而增加了虧損,分紅政策效果尷尬縮水。據證券時報數據部去年的一項統計,截至2013年7月,A股市場成立后上市公司累計現金分紅33674.27億元,累計再融資金額為28846.51億元,前者僅比后者多出4827.76億元,平攤到22年中,每年僅有219.44億元。如果剔除紅利稅,A股市場每年的“現金流”為負值。
由此可見,“取消紅利稅才能使分紅對投資者有利,這是‘新國九條’中有利于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的具體體現,也是真正以股民利益作為標準的必然要求。”林義相語重心長地說,再次回到“人文精神”的原點。
記者手記:
在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急速出發、A股熊牛激烈爭斗之際,一場三個多小時的“漫采訪”中,一位資本市場的元老級人物侃侃而談,時而像慈父,時而像赤子,時而,像良醫。
他將情懷、苦心從容講述:資本市場改革需要有清醒的認識,需要有信仰、精神、道德、責任感等的支撐,需要重視理念和制度。改革應是陽光雨露——普照大地,滋潤萬物。
他把睿智的思想舉重若輕道來:資本市場改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需要頂層設計,需要對市場的內涵、外延全盤思考,需要從法律、社會制度層面厘清市場主體間的利益格局與監管體系的權責邊界。
多年前曾呼吁的長遠規劃終落地,中國資本市場已開始重新定位。對于“新國九條”的具體措施、以及資本市場后續的改革發展,他有著執著的期待。(記者孫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