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博明日前在“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研討會”上表示,證券公司競爭力有所下降,而在融資市場中的角色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建議監管層賦予證券公司更多自主創造產品的權利,進一步完善定價方式和發行方式改革,并打破一些限制以推進債權融資市場化改革。
程博明表示,在當前我國融資結構中,作為間接融資主渠道的商業銀行仍占主導地位,而作為直接融資主陣地的資本市場作用有限。在直接融資市場上,商業銀行同樣唱主角。近幾年,隨著商業銀行不斷重視投行業務,借助自身在資金、客戶、綜合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商業銀行在債券承銷業務上突飛猛進,證券公司的競爭力不斷下降,一是債券業務受到商業銀行的擠壓,二是傳統的股票融資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在直接融資市場中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程博明表示,證券公司在融資市場中扮演的角色發生了很大變化。在金融混業化經營趨勢下,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的界限開始模糊。證券公司目前開展的融資融券、股票質押等類信貸業務以及小貸業務,性質上更接近間接融資。如果證券公司把類信貸業務的受益權轉讓,打包發行產品發售給投資者,這就轉變為直接融資。證券公司的間接融資在規模上已經超過直接融資,證券公司在融資中的角色已發生很大變化,從傳統的“幫客戶找錢”到“自己融資給客戶”,證券公司對客戶的融資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程博明對下一步融資業務改革和創新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監管機關賦予證券公司更多自主創造產品的權利,提高證券公司融資業務能力。二是在推進股權融資市場化改革方面進一步完善定價方式和發行方式改革。在定價方式市場化上,進一步改革公開增發的定價方式,允許公開增發定價相對市價有一定折扣空間,激活這一再融資品種。
三是在推進債權融資市場化改革方面,建立公司債券超額增發機制,允許適當超募;打破首期發行不低于50%的限制,由發行人根據資金需求和市場情況,尋找最佳發行時機和發行規模;設置1年期以內公司債品種,將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引入交易所市場流通;繼續推進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提高交易所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提升市場整體的活躍度和交易量。
程博明表示,近兩年來,在擴大杠桿中面臨融資工具受制約、期限錯配風險大、受凈資本監管約束等問題,建議盡快修訂證券公司債券發行管理辦法,通過資本充足水平來控制證券公司風險,而不是簡單設定發行規模上限;同時應與銀監會溝通,推動四大國有銀行與有條件的證券公司開展同業拆借業務,進一步拓寬證券公司融資渠道。此外,建議研究允許證券公司依法合規使用托管的客戶資產,以盤活客戶資產,提高證券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