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邊角料也可變身“蒙娜麗莎”
石粉再利用,制成纖維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石粉細可制纖維、粗可制“鋼筋”,碎石邊角料可做馬賽克畫作。昨日,第十二屆中國(南安)水頭國際石材博覽會開幕。副省長張昌平、第九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程路、泉州市委書記徐鋼等領導,以及國內外建材行業客商及嘉賓共3500多人參加了開幕式。
展出的產品,與此次石博會“低碳、創新、品牌”的主題相吻合,展示了中國石材產業正由低端的粗加工階段逐步向綠色、科技的現代產業轉型。
經高溫熔爐加工 石粉變身纖維
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石粉污染一直是困擾石材行業的難題,近年來,石粉回收利用后,做成石磚、壁紙等建筑材料的方法正被人們嘗試。不過,石粉制成的纖維和“鋼筋”您見到過嗎?
昨日,在石博會南安市石材循環經濟館中,一群人饒有興致地圍在一個泡沫模型邊。工作人員解說,這是用于處理石粉的高溫熔爐系統。旁邊桌上的幾捆拉絲纖維、幾根鋼筋和一包麻布,就是用石粉經過高溫熔爐加工后制成的。
記者拉了一下纖維,纖細柔韌不易斷。再拿起“鋼筋”,除了重量變輕外,硬度和普通鋼筋無異。“這些不僅和普通產品毫無差別,并且成本還降低30%左右”,工作人員說,除了可做成工業材料外,連衣服都能做。
據悉,此項技術源于日本,目前福建省昌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已引進該技術,成為國內首家無公害石材公司,入駐南安水頭。
碎石邊角料 拼接成畫作
在凌云·溫潤天下館內,擺放著各種造型的佛像、動物、花瓶、茶盤等工藝品,形象生動,潤澤剔透,看起來和和田玉、翡翠等材料的工藝品相媲美。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工藝品的制造材料為痕都斯坦玉,是一種軟玉,除了硬度和翡翠等硬玉有一點差別外,質量也很上乘。雖然價格不菲,從上千元至幾十萬元,但推出市場后,還是吸引了很多中高端消費群。
而在萬靈循環創意石材館,用碎石邊角料拼成的馬賽克油畫則令人稱奇。這些馬賽克油畫無論在色澤還是形態上,都像極了原版油畫。不過,做這樣一幅畫可不輕松,從材料的搜集加工到拼合完成,要三四個人花費三四個月才能完成,因此產量并不大。但這樣的畫作深受外國消費者喜愛,訂單一直供不應求,通常都被放在酒店、別墅等高檔場所。(本網記者 鄭慧雅 呂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