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地陷,土方車墜坑中
劉某斷了三肋骨,妻子傷心哭了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訊 一聲巨響,工地的地面上突然陷下去一個大洞,一輛滿載土方的土方車帶著5個人翻下坑中,其中4人幸運逃生,1人不幸被土方活埋。昨日上午8時30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發生在泉州市區田安南路浦西城市綜合體安置房——浦西安置區B地塊工地。
據悉,死者名叫宋加武,今年40多歲,四川綿竹人。9月19日,宋加武和一些老鄉來到泉州,分別帶著自己的“后八輪”土方車,靠給工地拉土方賺錢。但干了20天,宋加武約2萬元的運輸款沒拿到。
前晚,宋加武和這些老鄉合議停工,并將土方車停在工地上討要被欠工資。不料,昨日上午,因為工地意外地陷,土方車側翻入旁邊的深坑,正要爬上土方車的宋加武也隨之墜入深坑,被土方活埋窒息身亡。另有3人不同程度受傷,但并無生命危險。
【事件】地陷成洞 土方車傾斜翻入深坑
記者趕到現場時,3名傷者正互相攙扶著走出工地,其中1人額頭有血跡,其他兩人未見有明顯外傷。
土方車墜入的坑深約6米。坑底,一輛紅色“后八輪”土方車“四腳朝天”,一片狼藉。遠處,宋加武的尸體被一床棉被裹著,放在一旁。距深坑不到1米處,有一個直徑約2.5米的半圓形大洞,洞內泥土已悉數滾落坑內,大洞直通坑底。
據目擊者稱,事發前,土方車駕駛室內原本有三人,宋加武和另一人正要從兩個車門上車,但土方車右側突然地陷,形成半圓形大洞,車身右側隨即陷入洞中嚴重傾斜。由于車斗滿載土方,重心失衡,土方車繼而向右翻轉,被深坑框架“絆”住后,側滾進深坑。
在土方車翻滾入坑的過程中,正準備從右側車門上車的宋加武落入坑底,又被車斗內滿載的土方蓋住。消防隊員趕到現場時,厚實的土方將宋加武埋得只露出一雙腳。用了近20分鐘,消防隊員才將宋加武挖出。但是,現場的急救人員在檢測后宣布:宋加武已因窒息死亡。
宋加武的妻兒都遠在四川綿竹老家,事發后,老鄉已經通知了他們。昨日下午,家屬們才從四川出發趕來泉州。
土方車滿載泥土 之前在原地停一夜
對于工地地面突然地陷,一些土方車司機都不太理解——為何看似堅固的地面,“說塌就塌了”。
傷者之一的劉某說,地陷處的地面下“本是實打實的泥土,平時也有很多車在那個位置裝卸土方,從沒出現過問題”。
同為車主,宋加武的一位老鄉說,地陷也許與事故土方車滿載土方、在事發處停了一夜未動有關,“畢竟‘后八輪’空車就有十幾噸,加上滿載的土方,長時間停在坑邊上,算上之前那塊地就經常停車,也難怪會地陷”。
目前,關于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豐澤區安監局正在調查當中。
【傷者】“差點以為我活不成了”
傷者劉某和宋加武一樣都是車主。劉某說,“土方都是從浦西拉到晉江去倒,每趟100多元到200多元不等。錢欠得多的車有好幾萬元,少的也有七八千。宋加武被欠的錢,約有2萬元。目前車隊約有15輛車,但之前有幾輛車因為要不到運輸款,就已經離開了”。
劉某是3名傷者中傷勢最重的,事故造成他的三根肋骨骨折,肺部受損。目前,他還在東南醫院住院治療。
事發時,劉某坐在駕駛室內最右側。據他回憶,正是宋加武要從他這一側的車門上車的那一瞬間,事故發生了。他說,討不到工資,自己心里比司機還著急,“前晚鬧罷工,自己也在車里睡了一宿”。事發半小時前,劉某來到出事的土方車,進入副駕駛座,和車內的張某貴、張某兩人討論如何討薪,“聊了20多分鐘吧,宋加武打開我這邊的車門時,我感覺右側一沉,車子好像翻了好幾個跟頭一樣”。
傷者沈某,是發生事故土方車的早班司機。事發時,他正準備和晚班司機張某換班,所以從車身左側的車門上車。沈某說,自己剛打開車門、踏上車時,事故就發生了,“我被車門壓著,喘不過氣來,當時還以為活不成了”。因為左腿和身上被壓,沈某幾乎無法動彈,幸好附近的人聞訊趕來,將他從坑中救出。經過檢查,沈某的背部和腿部的傷并未傷及骨頭。
“國慶過節,他還叫我去吃飯”
對于老鄉宋加武,沈某覺得,他生前一直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傷者之一、來自貴州的張某貴,正是宋加武雇傭的司機,他也說,“宋老板對我還不錯”。張某貴今年27歲,之前在南安開車時與宋加武相識。一個多月前,宋加武打電話讓張某貴來幫忙,后者欣然答應,但自從來這里開車,至今張某貴還沒領到工資。事發時,他也是沒事做,跑到發生事故的這輛土方車上閑聊,“突然就掉下去了,我從車后的碎玻璃堆爬了出來”。驚魂未定的張某貴伸出雙手,只見手背上滿是傷痕。幸好,這些都只是些皮外傷,經過簡單處理后,張某貴順利出院。
“國慶節時,他還打電話讓我過去吃飯。但我們兩家住得太遠,我也就沒有去。”張某貴說,宋加武獨自居住在城東火車站附近,老婆孩子都沒在身邊。
【工地方】記者采訪工地 屢遭工作人員阻攔
昨日上午,記者在試圖進入事發現場采訪時,曾遭到多名該工地工作人員的強硬阻攔。在采訪過程中,幾名工作人員又屢次以“安全”為由,意圖將記者帶出現場,甚至有人示意車主不要透露過多信息。
在現場,記者欲就“拖欠土方車運輸款”一事采訪工地工作人員,均遭拒絕。此后,記者通過多方了解到,該工程項目負責人姓陳,昨日下午,記者致電工程項目指揮部,打算采訪該名負責人,但一名女性工作人員在電話中稱負責人不在,之后便掛斷了電話。
工地一工作人員則向記者透露,“上午出事之后,領導已經都被集中起來開會了”。(本網記者 涂傳之 陳邵珣 呂波 黃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