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質監部門昨做實驗,說明電梯的安全措施,提醒急救方法
記者、業主、技術人員體驗電梯故障
技術人員人工將電梯復位至頂層
開啟自我保護系統,模擬電梯直墜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實驗時間:昨日下午4時
實驗地點:泉州豐澤區金鳳嶼花苑8號樓
實驗人員:泉州質監部門技術人員、4名記者、兩名業主
實驗背景:9月4日傍晚6時許,該樓的一部電梯突然從8樓直墜地下室,50多歲的郭阿姨雖然沒有受傷,但嚇出一身冷汗。電梯直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該如何自我保護?停電時人困在電梯,又該怎么辦?泉州市質監部門昨日在該棟樓做了兩個實驗,告訴大家答案。
實驗 1 電梯直墜30層 自動開啟“剎車”系統
8號樓高30層。昨日下午4時,4名記者與2名業主和一名技術人員從最頂層走進電梯。電梯門關上后,梯內人員按下10層的按鈕“10”。
突然,記者感覺電梯“剎車”了一下,然后快速下降,失重感很強烈,身體感覺在下墜,而且電梯并未顯示降到哪一層,氣氛頓時緊張起來。但是,過了幾秒,電梯的速度開始減緩,直到地下室,轎門自動打開,人安全走出。業主們說:太恐怖了。
咋回事?在頂層機房里操作的技術人員介紹,人員進電梯后,他打開了機房主板上“電梯自我保護系統”的開關。該系統啟動后,之前以正常速度1.75米/秒下降的電梯,就緊急“剎車”,產生失重感,數秒鐘后再減速至0.3米/秒下降,直到地下室基站,電梯轎門自動開門,過程有驚無險。
技術人員稱,上次郭阿姨遇到的電梯直墜事件,就是因為一根手指粗的木棍掉在層門與轎門之間,電梯碰觸后啟動了自我保護系統造成的。
實驗 2 電梯斷電懸空人工復位至頂層
下午4時30分,記者與業主、技術人員再次進入電梯,電梯下降到30層與29層之間時,突然斷電,電梯懸在空中。
“怎么辦?我可是從沒遇到過這事。”一業主很是驚慌,他想用雙手扳開轎門,被技術人員勸下。
只見技術人員按了一下電梯內的緊急求助電話,先與小區監控中心聯系,監控中心隨后聯系維保人員,實現三方通話(被困人員、監控中心和維保人員),囑咐被困人員靜待救援。
20分鐘后,2名維保人員趕到樓頂機房,5分鐘內,維保人員通過盤車手輪,將電梯復位到第30層層門位置,梯內人員全部安全走出。
技術人員說,電梯遇停電或出現故障后一般會停止運行,將人困在里面,這實際是電梯出故障后對人的一種保護動作。被困者千萬不要驚慌或盲目自救,最好的辦法是通過電梯內的警鈴通知日常維護單位。然后保持鎮定,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不要強行撬開電梯門,否則極易掉進電梯井道。
實驗結論 電梯有10道安全措施靜待救援最安全
長期與電梯打交道的泉州市質監局直屬二分局工作人員小柳說,大多數“電梯事故”的背后,都有一個“電梯盲”,他們對電梯基本知識不了解,遇上突發狀況時,發生意外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他說,電梯故障多與廂門有關。除質量原因外,居民無故踢門、不用手而用鑰匙等其他物品觸按鈕、垃圾散落到電梯門縫,以及乘坐電梯時用手或身體倚住電梯門等不當行為,都會造成電梯廂門故障。
在電梯事故中,電梯上下無規則運動的不正常行為最令人害怕,大部分市民碰到這種情況,都擔心電梯從高處急速下落發生溜梯現象。“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因為電梯機房內安有緊急制動系統。”小柳說,電梯本身至少有10道緊急安全措施,失靈的幾率非常小,所以大家應該相信電梯是安全的。
電梯直墜 急救知識
第一,把每一層樓的按鍵都按下,當緊急電源啟動時,電梯可以馬上停止繼續下墜。
第二,如果電梯內有手把,請一只手緊握手把。這樣可以固定你所在的位置,防止因重心不穩而摔傷。
第三,整個背部跟頭部緊貼電梯內墻,呈一條直線,用電梯墻壁作為脊椎的防護。
第四,膝蓋呈彎曲姿勢,有小孩時要把小孩抱在懷里。
(本網記者 彭建文 謝向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