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懸浮物已不符合食品規定
帶著這份報告和樣品,記者隨后走訪了福建省輕工研究院和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科的馬群飛主任技師說,雪碧中出現了白色、棉絮狀的懸浮物,從感官上判斷,已經不符合對食品的規定,人不能再食用。從肉眼上判斷,雪碧中懸浮物可能是霉菌。有些霉菌在食物中會大量繁殖,降低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產生各種各樣的毒素,對人體致癌。
馬主任說,大腸菌群來源于動物的腸道,是人畜腸道中一種正常的細菌。飲料中含有時,預示著飲料被人畜糞便所污染,人是不能吃的。
至于雪碧中為什么會出現異常,原因很多。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會出現污染,如原料、設備、空氣、生產用水、包裝材料等。飲料中的養分、營養物質也會加快微生物的繁殖。
“正常的雪碧是清透的,有絮狀物說明雪碧肯定出了問題。”福建省輕工業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炳炎說,他摸了一下雪碧瓶,然后說“感覺瓶子很硬,可能是雪碧內的物質發酵變質,產生了氣壓。”
同時,他表示,碳酸飲料較不容易滋生細菌,因為碳酸飲料含有二氧化碳、酸度也較高,產品中又能添加防腐劑,這些都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長。有大腸菌群說明產品被人畜糞便污染。
一瓶雪碧的出產,整個程序很復雜,中間要經歷幾十道環節,如果要判斷具體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可以根據瓶蓋上的生產日期,追溯到這瓶雪碧的各個生產環節。生產機器是自動化的,每個產品每道工序都有產品的原始記錄,一查就能發現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廈門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如有必要將送第三方機構檢測
針對發現的問題,廈門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外事部的林主任表示,他們將約見鄭先生,商談解決方案。在接到鄭先生投訴時,他們曾經前往莆田取樣帶回公司的相關部門化驗,未檢查出細菌。
對于檢測報告查出雪碧中的大腸菌群超標的問題,他表示,正常情況下,這種細菌在碳酸飲料中嚴重超標不符合常理。他解釋說:“業內人士都知道,碳酸飲料中含有酸性物質和二氧化碳氣體,大腸菌群不易存活。除非是雪碧的瓶蓋松動,有氣體跑進雪碧中,導致了大腸菌群的產生。”
林主任表示,目前他們一直與鄭先生溝通,他們給出的處理方案是,讓鄭先生退換剩下的不良產品,“但是鄭先生要求的賠償價值過高,導致此次投訴一直沒有解決。”林主任說,“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將再取樣送給第三方檢驗。”
林主任說,目前他們已經將此事通報給總部。如果記者有采訪需求,可以以郵件的方式溝通。
隨后,在給記者的郵件回復中,林主任表示,“有關此批發商反饋的少數雪碧產品有懸浮物現象,經過我司嚴格檢測分析,判斷為產品所含糖分之析出物,對產品口味和身體健康沒有影響。批發商鄭先生的索賠要求達數萬元,經過多次協商,未能達成共識,我司仍在積極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