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14個人一起報名。”鯉城浮橋新步社區(qū)的武師打來電話,要以強大陣容出戰(zhàn),最老68歲,最小9歲,有武館館長,也有初露鋒芒的新星。大家有太祖拳單練、對練,也有大刀、太祖棍、方天畫戟……個個武藝不凡。
新步社區(qū)是武鄉(xiāng),厝邊多練太祖拳,社區(qū)里還專門開設武館。村里上了50歲的人,幾乎個個都會拳腳。聽說第二屆兩岸民間“武術(shù)之星”選拔賽廣發(fā)英雄帖,大家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里大多姓吳,是延陵族后代。社區(qū)里的國術(shù)館,是去年由華僑捐建的。如今,國術(shù)館暫借新步小學的校舍,向市民免費開放,一般晚上開放。
一踏進小學大門,就看到館內(nèi)熱鬧非凡。聽說記者要采訪,厝邊們早早就等著了。綠茵茵的草地上,幾個人在拋石鎖,30斤重的石鎖在他們手中輕松翻飛。“哈哈,這是基本功啊,沒什么好厲害的。”聽到夸獎,他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群孩子扛著長棍,握著大刀,躍躍欲試。
“我們村練拳,少說也有一百多年了!”說起來,以前新步村的拳頭,在遠近一帶可是響當當?shù)摹W遄V里記載的就有三代,第一代掌門是隔壁村的歪師,第二代是蛤師、章師,第三代是種師。“五十多歲的,基本上人人都會,大部分都是種師教的”。
如今,新開的國術(shù)館有七八位師傅,都是本社區(qū)厝邊業(yè)余兼職。而弟子們大多是社區(qū)的中小學生。說練就練,大刀、獅頭、龍虎旗、長棍、空手拳……高手一一亮相,各展非凡本領(lǐng),看得一旁長凳上的厝邊們興致高漲。
武人志
【英雄名帖7】
姓名:吳雙固,56歲
絕技:太祖拳
武齡:40余年
吳雙固,是新步拳頭第三代掌門種師的兒子。十四五歲開始跟隨父親練武,他既是名師之后,也是社區(qū)資歷很高的老師傅。
能夠開館收徒,他是最高興的一個了!五十多歲的人了,白天下地種菜,晚上進館教徒,忙得不亦樂乎。“有得傳下去,高興啊!”這次比賽,他第一個報名。前天,在武館里,吳師傅練了一套“逆步”,出手招招有力,步步到位,看得旁人連贊“寶刀未老”!
【英雄名帖8】
姓名:吳建家,46歲
絕技:太祖拳
武齡:30年
吳建家是國術(shù)館館長,也是種師的關(guān)門弟子。
“16歲開始跟師傅學太祖拳。但13歲,我就經(jīng)常自己關(guān)在家里瞎琢磨了。”聽說,13歲時,他單手就能舉重70斤。后來,他和十幾個同齡人一起拜師,只有他一直堅持練下來。
“練武人,最應該牢記的是武德。”他說,自己一直將師傅的教導記在心頭,也是這樣教孩子們的。
【英雄名帖9】
姓名:吳雅清,9歲
絕技:太祖棍、太祖拳
武齡:1年
9歲的吳雅清個頭很小,她去年才學武,是國術(shù)館的第一批弟子。今年,她跟師傅參加過兩場武術(shù)比賽。雖然進場時,因為個頭太小被工作人員攔了下來,可上場耍得威風,贏得2塊金牌。
空手拳套路和太祖棍,雅清都練得很棒。掄起長棍,她耍得干凈利落。“呀!”隨著大聲一喝,她騰空一跳,手中的棍就像利劍出鞘一般,直指前方。耍棍時,她雙目圓睜,臉上閃過一絲兇猛,氣勢非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