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堆土頭中,村民挖出數百枚清代中葉流入漳州的西班牙銀元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龍海市紫泥鎮南書村港西社里一戶村民挖宅基地,運出了一大堆土頭,堆在村口,剛開始沒人理。
4天后,也就是昨日早上9點左右,有位村民路過村口,無意間發現土頭里有個銀色的東西,隨后找出了銀元。
很快,該村上百名村民“瘋狂挖搶”,據村民透露,當天上午挖出的銀幣有數百枚之多。
經漳州市收藏協會專家鑒別,此處出土的銀元,確系清中葉流入漳州的西班牙銀元。
隨后,漳州市文管辦、龍海市文體局等單位趕到現場。文管部門表示,按文物法規定,這些文物歸國家所有,呼吁村民盡快回繳。
【現場】 村民頂著烈日挖搶銀元
昨日記者接報后迅速趕赴現場,在紫泥鎮南書村港西社的路口,上百名村民拿著自家的鋤頭、鐵鍬、鏟子、竹竿和臉盆等工具,蹲在路邊,對著兩堆20多平方米的土頭不停地采掘。
一位年輕人光著上身,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稱,上午已經挖到了20多枚,正說著,突然有人喊“又出來一個”,這名年輕人立刻撲過去,旁邊五六個人也跟著撲了過去,人壓人。
一會兒,撲在地上的幾個人才發現被騙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出來,被壓在最底下的那個村民,嘴巴上還沾著一些泥土。
村民們頂著烈日,在太陽下挖得頭上直冒汗,身邊的親友直呼:“再挖下去就中暑了!”但一群人仍舍不得放開手中的鋤頭和鏟子。
在村民口中“戰果”最為豐富的片區,記者看到,六七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趴在土上,手拿鏟子拼命鏟土,希望能找出銀元。
記者看到一個剛出土的銀元,形狀是十分規則的圓形,直徑三四厘米,兩毫米厚,正面印著一外國人頭像,銀元周圍寫著一圈字母“CAROLUS·IV·DEI·GRATI·1790”;另外一面則印著皇冠和中世紀城堡、獅獸、字母、雙柱等圖案,做工十分考究。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上午村民大致挖出幾百枚,年份早的有1775年的,晚的有1802年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