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下雨,沒活干的工人們聚在“柜居”里打麻將找樂子
家不在“柜居”里,家在遠方
高樓大廈是這些住在“柜居”里的工人們建起來的,但這里不是他們的家
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一個集裝箱稍加改造,就變成有窗有門的小屋,里面有臥室、廚房、廁所,五臟俱全。在泉州的一些工地或偏遠郊區,分布著這樣或“獨棟”或成排的“柜居”,住在里面的,大都是建筑工地的外來工,他們稱自己是“都市柜族”。
沿海大通道東海路段,正在大開發,路邊就有好幾處這樣的“柜居”。走近集裝箱,幾名工人走了出來,很熱情地打招呼。只見由一節集裝箱改成的房子,設有兩扇窗,里面擺放著9張上下鋪的床,凌亂地擺放著生活用品,另一端則是衛生間和廚房,擺放著電飯鍋等生活用品。
住在里面的四川外來工老楊笑容憨厚,他在泉州各工地打鉆,工地在哪,房子就用掛車運到哪,“連東西都不用搬了,隨時可以住,方便”。看著烏云密布的天空,原本談笑著的老楊開始發愁了,“一直下雨,已經十來天沒活干了,沒干活就沒工錢,養家糊口就成問題”。
老楊的工友老張,住集裝箱四年了。他來泉州十多年,原先住板房,但每到一個地方就要重建,麻煩。老張就花1萬來塊買了個集裝箱裝修成房子,走到哪,搬到哪。“夏天太熱了,電風扇轉個不停還是熱,冬天又冷,也沒什么熱鬧可湊”。老張他們為了豐富生活,買來電視和撲克,大家閑時看看電視玩玩牌,也算開心。
“我們是‘柜族’。”在沿海大通道另一處工地,一名來自江西的18歲小青年自嘲地說。他“柜居”的時間只有一個月,雖然有地方住,也有人做飯吃,“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想有一個固定的住所”。
窮極無聊之時,他們喜歡跑到“房外”透透氣,望著遠處發發呆。
遠處一棟棟的高樓大廈,是他們一磚一瓦建起來的,但這里,不是他們的家。(本網記者 楊梅香/文 黃謹/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