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北農業產業有特色、有基礎、有潛力。”21日,省委省政府工作檢查組在浦城召開的農村產業發展座談會上,這樣評價南平的現代農業發展。
南平素有生態環境好、資源稟賦足和產業基礎實等優勢。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發展農業?
“一棵樹帶動一個產業。”浦城中華桂花博覽園的負責人介紹。他說的樹,是丹桂。去年,這家企業共賣出500萬棵丹桂苗木。如今,浦城年產丹桂鮮花50萬公斤以上,年均繁育丹桂苗木2億多株,均居全國之首。
每個縣(市、區)集中培育打造一個特色主導產業,初步形成武夷山茶業、光澤雞業、延平百合、浦城丹桂等“一縣一業”發展格局;著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創新“龍頭+基地+農戶”經營方式,這是南平用生態農業帶動綠色經濟的第一步。
在建甌湖頭村,74歲的黃流則感覺很幸福,因為環境美了,游人變多,農產品好賣,收入多了。去年,這個美麗鄉村的游客超過2萬人次。設施農業與觀光農業相結合,現代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聯姻,提升現代農業綜合效益,這是南平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二張好牌。
在政和縣電商產業孵化園,“沃純然”定制農業項目引人關注。客戶可通過手機APP和互聯網,個性化定種、定制綠色原生態蔬菜、土雞等農產品……
這是南平現代生態農業“互聯網+綠色”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南平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連鎖經營、直銷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打造適應現代農業的物流產業;將互聯網思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用好電商平臺銷售農副產品,借力農業電子商務提升現代農業的創新力和活力。(記者 唐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