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新聞中心 > 福建 > 南平 > 南平新聞 > 正文

    《武夷新區城市總體規劃(2010-2030)》全文

    來源:閩北日報 2015-04-09 15:24 http://www.iosapp77.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第九章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第一節生態保護規劃

    第六十六條生態保護目標

      1、構建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一體化的區域發展體系。

      2、構建以“生態環境功能區”、“生態環境安全格局”、“區域產業生態平衡”三位一體的生態環境發展體系。

      3、以生態功能區劃引導全區土地利用、產業布局和生態建設,加強對重點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山體林區、重要地質遺跡、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

      4、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生態公益林、生態風景林、基本農田和風景名勝區等自然生態空間為骨架,以城鎮綠化為點、道路綠化為廊道,實現生態環境從結構型向功能型轉變。

      5、以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為主要發展模式,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第六十七條生態功能分區及保護

      按照《福建省生態功能區劃》,武夷新區屬于閩東閩中和閩北閩西生態區,閩北閩西山地盆谷生態亞區。按照主導功能類型,武夷新區劃分為自然人文景觀保護生態功能區、中低山丘陵農林牧生態功能區、飲用水源保護生態功能區、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城鎮發展生態功能區六類生態功能區。

      1、自然人文景觀保護生態功能區:應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和背景生態景觀的保育;開展文化遺產的修復。

      2、中低山丘陵農林牧生態功能區:應做好水土保持、飲用水源保護工作,改善區域水系的水源涵養環境;積極進行農業生態保護。

      3、飲用水源保護生態功能區:應以水資源保護為中心,開展流域污染控制和生態環境建設,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嚴格控制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鄉鎮的人口和建設規模,減少水源保護的壓力。

      4、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調整產業結構和土地利用方式;退耕還林還草;強化水土流失治理;控制新的人為土壤侵蝕。

      5、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應重視保護與管理,加強生態恢復與生態建設。

      6、城鎮發展生態功能區: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對產業布局、城市功能、基礎設施、生態保護等進行重點規劃,協調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

    第六十八條生態建設策略

      1、強化陸域生態保護建設

      加強對重要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山體林區、重要地質遺跡、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抓好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和主要流域兩側一重山的生態保護;禁止開山采石、亂砍亂伐、開山種茶,嚴控新增竹林,科學調整林種樹種結構,大力營造闊葉樹及混交林,提高森林涵養水源和防洪減災能力。

      2、加強水域及其兩側保護

      在崇陽溪、麻陽溪等主要水域兩側,建立以地帶性森林植被為主體的沿河防護帶,麻陽溪兩側1公里范圍內禁止設置工業項目,加大對流域內現狀鄉鎮企業整頓力度。河岸臨河一側劃定寬度50米以上的綠化隔離帶,禁止建設與防洪、水文、園林景觀、取排水等無關的設施;沿河500米劃定為畜禽禁養區,禁止養殖活動;沿河永久構筑物的建設,必須進行相應的水工、水力、環境影響評估。

      3、構建生態安全體系

      以崇陽溪為主體構建貫穿武夷新區各功能片區的生態廊道,以白巖山——山崗生態綠帶、羅永崗——山巖嶺生態綠帶,作為各功能片區的有機隔離帶,同時為各片區提供綠化背景和天然屏障;以較為均質分布的城市公園、綠地、生態涵養地等共同構成城市生態斑塊體系。

      4、積極發展生態產業

      發展生態型旅游觀光農業、生物農業、生物環保業;提高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建設生態產業園區,對入園企業實施“產業引導”和“污染物集中控制”;完善循環經濟體系,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

    第二節環境保護規劃

      第六十九條環境保護目標

      確立“環保立市”戰略,提高全市人民的環境意識,完善環境管理體系。著力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完善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保護技術和管理投入,努力提高中心城市環境質量,建設環境友好型城市,實現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協調發展。

      1、水環境保護目標:飲用水源水質安全得到保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水污染惡化趨勢得到徹底遏制,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100%。

      2、大氣環境保護目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放強度明顯下降,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每年大于350天,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全面達標。

      3、聲環境保護目標:區域環境噪聲得到有效控制,交通噪聲污染有明顯改善,噪聲達標區全覆蓋。

      4、固體廢棄物處理: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再生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大于90%,且無危險廢物排放。

      第七十條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

      表1: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表:

      功能分類       水域范圍         執行標準( G B 3 8 3 8 - 2 0 0 2 )

      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     蓮花山水庫取水口上游1 0 0 0 米至下游1 0 0 米全長1 1 0 0 米河段水域。麻陽溪后山取水口上游1 0 0 0 米至下游1 0 0 米全長1 1 0 0 米河段水域。西溪石雄水廠取水口上游1 0 0 0 米至下游1 0 0 米全長1 1 0 0 米河段水域。崇陽溪建陽獅子山水廠取水口上游1 1 0 0 米(蘆上電站大壩)至下游1 0 0 米水域。東溪水庫取水口半徑2 0 0 米。底魚廟水庫取水口半徑2 0 0 米。                      ?、?/p>

      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    蓮花山水庫取水口一級保護水域上游邊界向上延伸2 0 0 0 米,下游邊界向下延伸1 0 0 米。麻陽溪后山取水口一級保護水域上游邊界向上延伸2 0 0 0 米,下游邊界向下延伸1 0 0 米。西溪石雄水廠取水口一級保護水域上游邊界向上延伸2 0 0 0 米,下游邊界向下延伸1 0 0 米。崇陽溪建陽獅子山水廠取水口邊界向上延伸2 0 0 0 米,下游1 0 0 米至將口鎮鐵路大橋水域。東溪水庫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外半徑1 公里。底魚廟水庫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外半徑1 公里。

     ?、?/p>

      Ⅲ類區( 漁業、游泳區水域)    崇陽溪:除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所有水域;麻陽溪:除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所有水域;西溪:除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所有水域。除東溪水庫、底魚廟水庫的其他水庫。區內其他徑流?!  、?/p>

      飲用水備用水源    麻陽溪后山取水口         Ⅱ

    第七十一條水環境保護措施

      1、加強飲用水源保護。一級保護區水域、陸域范圍內不得設立排污口,現有排污口限期遷出,禁止從事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二級保護區水域、陸域不得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做到達標準排放;在一、二級保護區兩岸,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任意砍伐樹木、開墾荒地,不得開山炸石、取土。

      2、建立和完善重點飲用水源地監管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提高群眾水源保護意識。

      3、嚴格控制工業廢水污染,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控制新污染源,嚴格實行排污申報登記動態管理和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

      4、完善水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控源、截流、治污、回用、導排”五位一體的水環境保護格局。

    第七十二條大氣環境功能區劃

      表2:大氣環境功能區劃表:

      功能分類      區域范圍         執行標準( G B 3 0 9 5 - 1 9 9 6 )

      一類區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東溪水庫、蓮花山水庫、黃柏溪水庫、麻陽溪飲用水源、獅子山水廠飲用水源

      一級標準

      二類區        除一類區外市域范圍      二級標準

    第七十三條大氣環境保護措施

      1、對主要工業廢氣排放進行有效治理,確保所有環境空氣污染源實現達標排放。

      2、優化能源結構,合理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減少燃煤在能源構成中的比例,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總量。

      3、大力防治揚塵污染,對中心城區所有建筑工業地、拆遷工地實行清潔作業,城市道路定期灑水,防止揚塵。

      4、加強機動車尾氣防治,推廣機動車排氣凈化技術,鼓勵購買使用節能環保型汽車,控制汽車尾氣排放。

    第七十四條聲環境功能區劃

      表3:聲環境功能區劃表:

      類區                    環境噪聲標準

      晝(L A e q ,d B)   夜(L A e q ,d B )

      0 類                       5 0         4 0

      1 類                       5 5         4 5

      2 類                       6 0         5 0

      3 類                       6 5         5 5

      4 類

      4 a 類 7 0 5 5

      4 b 類 7 6 6 0

      按《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所確定的各類區域的要求,將規劃區的聲環境質量標準適用區劃分為5大類。

      0類聲環境功能區:指康復療養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包括一類居住區、休療養區以及度假區。即武夷山度假區、興田度假區、南岸度假區。

      1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居民住宅、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設計、行政辦公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

      2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商業金融、集市貿易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業、工業混雜,需要維護住宅安靜的區域。

      3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以工業生產、倉儲物流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業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

      4類聲環境功能區:指交通干線兩側一定距離之內,需要防止交通噪聲對周圍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的區域,包括4a類和4b類兩種類型。4a類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4b類為鐵路干線兩側區域。

    第七十五條聲環境保護措施

      1、交通噪聲污染控制:加快交通干道和城市快速路的建設,將現303省道外遷,減少交通堵塞,嚴控大型車輛進城,淘汰超標交通工具。

      2、工業噪聲污染控制:采取增高廠界圍墻、使用隔音材料等辦法控制超標工業噪聲源;嚴格夜間施工審批制度,要求使用低噪聲設備或工藝進行施工,減少建筑施工噪聲擾民。

      3、社會生活噪聲污染控制:控制“三廳”噪聲達標排放,強化對商業網點、娛樂場所、飲食業戶等主要生活噪聲源的管理,減少經營活動對城市居民的噪聲滋擾;結合生態社區建設運動,開展安靜示范小區建設工程。

    第七十六條固體廢物治理措施

      1、加強對老企業的污染治理,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工業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從根本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提高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率,使之資源化,變廢為寶。

      3、提高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置水平,力求達到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逐步推行垃圾分類收集,回收利用,源頭減量。

      4、建立市級醫療廢物、工業危險廢物環境監控體系和專用堆場。

      第十章城鄉空間統籌發展

    第七十七條城鄉統籌策略

      1、優化城鄉空間組織,促進集聚集約發展。引導城鄉人口和經濟要素向中心城區集聚,整合周邊鄉鎮,形成分工有序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空間的集聚效應。

      2、建立城鄉公平的公共設施體系,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基本形成覆蓋城鄉、安全便捷的公交客運網絡。

      3、生態優先的城鄉和諧發展策略。保護區域優質的生態本底,研究城鄉生態資源的承載能力,注重區域生態服務功能的持續性,控制人類活動影響程度,加強城鄉空間管制,嚴控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要水系等生態空間的影響。

      4、統籌發展城鄉產業,推進城鄉經濟的互動互促。以集聚型的工業化帶動區域城鎮化,整合工業園區,嚴格控制產業集中區外的工業項目布點,構建資源配置合理、產業特色明顯、科技支撐有力、可持續發展的城鄉產業體系;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項目,構建城鄉一體的旅游網絡。

    第七十八條鄉鎮建設分類指引

      1、城鎮融合型

      包括興田鎮、將口鎮,采用主動融入,整體規劃,同步就地改造等方式推進城市化進程,與新城區融合發展。

      2、重點培育型

      包括五夫鎮、崇雒鄉、吳屯鄉和莒口鎮等,分別具有一定的資源或產業優勢,是城市與農村地區聯系的重要節點,承擔著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和人口就業轉移的任務,應重點強化中心職能,培育主導產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3、優化改善型

      包括嵐谷鄉、洋莊鄉、上梅鄉和黃坑鎮,應結合自身特點,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重點引導公共服務設施、居民點的優化布局,完善各項配套設施的建設,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4、轉型提升型

      包括星村鎮,由于處于風景名勝區保護控制范圍,對景區水環境、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建議逐步遷出部分居住人口,嚴控建設規模,完善市政環衛設施,提升旅游服務能力,整體上向旅游度假小鎮轉型。

    第七十九條村莊居民點規劃

      1、中心村

      指具有一定規模(一般人口達到1000人左右)和各項設施較為齊全的農村社區,可以由一個或若干個空間相鄰的自然村聯合組成。

      2、基層村

      指中心村以外的行政村,以第一產業為主的一般農村居民聚居點。

      3、自然村的撤并

      對于交通極其不便或特殊控制區域內的村莊(如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地質災害區等)應考慮撤并;撤并的自然村土地要及時復墾,以補償城鎮及中心村發展用地的需要;應通過完善政策、落實資金、合理安置、就業引導等步驟逐步推行。

    第十一章綜合防災減災規劃

    第八十條防洪標準

      1、中心城區采用的防洪標準為30-50年一遇,近期采用30年一遇,中遠期為50年一遇。中心城區以外區域采用10-20年一遇,近期采用10年一遇,中遠期采用20年一遇。

      2、堤防斷面型式的選擇必須與河道兩岸地形地貌、設計洪水洪峰流量及周邊開發高程等相適應,并考慮沿岸建筑風格和親水觀光要求,河道兩岸堤防的建設要與兩岸景觀融為一體,與城市文化、風格、歷史、人文相協調。

      崇陽溪兩岸及其支流兩岸規劃21段防洪堤,總長約70km,采用土堤(復式)、土石混合堤(復式)、石堤(埋石砼)三種堤防斷面。小流域治理工程共涉及麻陽溪、后崇溪、澄滸溪、潭溪、九曲溪、梅溪、黃柏溪、西溪及東溪共約52km河段。

    第八十一條消防規劃

      1、規劃目標

      城鄉消防安全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設施齊備,消防裝備精良,城市消防安全體系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2、消防安全

      規劃區內設置兩處危險品倉儲區,分別選址在武夷山胡巷方向、建陽新嶺東側的獨立安全區域;危險品化工集中區選址在建陽城區南部工業區內。

      規劃重點對武夷山市南門街、崇安街、和平路和溫嶺路一帶棚戶區,以及建陽市下水南、童游前進路和人民路勝利巷木屋建筑毗鄰區進行消防安全改造。

      3、消防設施布局

      規劃區內遠期共設11個消防站,其中現狀3個,規劃新增8個消防站。消防站分布:崇安片區2個,武夷山景區及度假區1個,仙店1個,興田1個,將口1個,童游片區3個,建陽城區2個?,F狀武夷山消防站規劃搬遷至武夷山高鐵北站片區。

      在將口片區芹口組團規劃一處消防培訓基地,與消防站合設,占地面積約8公頃。

      4、消防通道

      城市消防通道體系劃分為區域消防通道、區間消防通道和區內消防通道三個等級。

      區域消防通道主要包括城市快速路和跨區域的城市一級主干路;區間消防通道主要由城市片區內干路系統組成;區內消防通道由城市支路、小區路、組團路及單位內部路組成。

      5、消防供水

      消防管網系統依托城市供水系統,消防水源除城市水廠提供水源保障外,還包括中心城區周邊的天然水體和內部景觀水體等備用水源。

      6、消防通訊

      消防通訊系統應滿足迅速、準確、可靠、靈活、方便、實用的要求,完成消防通訊系統、光纖化建設。從消防指揮中心到各大隊及所有消防站都要求有光纖一路、119線二對;到各重要消防單位都要有光纖線路。在中心城區范圍內根據建筑密度、高層分布、消防站的責任區劃分等情況設置高空監控攝像站點。

    第八十二條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1、規劃目標

      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制度,建立符合武夷新區特點的地質災害防治運行機制和地質災害防災預警體系;提高地質災害的調查與研究程度;嚴格控制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發生,有計劃、按步驟對地質災害危險點進行治理,使地質災害的發生率和危害明顯減低。

      2、防治規劃

      城市建設應避開地質災害點,減少對自然山體的開挖和破壞,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坡地建筑排水設施,嚴格按照規范建設擋土墻或對現有擋土墻進行加固;積極推進生態修復,減少裸土面積,降低人為因素誘發地質災害程度。重點防治山區居民削坡建房引起的“房前屋后”滑坡、崩塌;對地質災害區進一步劃定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危險區。

      對易發區內的地質災害實施監測,在易發區內開展工程建設活動應當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實行預防的嚴格控制,在造成災害威脅的地質災害體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災害威脅尚未解除前,危險區內禁止開展任何建設活動。

    第八十三條人防工程規劃

      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民用建筑,應當按照下列標準修建防空地下室:新建十層以上(含十層)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首層建筑面積修建防空地下室;新建十層以下的民用建筑,按照地面總建筑面積的2%~5%修建防空地下室。人口稠密區修建地下商業街、公共活動場所、重大交通設施等大型地下工程,按戰時防空襲要求進行建設,地下工程的規模依據地面需躲避空襲的人口數量確定。

    第八十四條抗震工程規劃

      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災體系,提高規劃區綜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次生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證生命線系統不受或少受破壞,滿足震后救助災民和恢復生產、維護穩定的需要。規劃區按照基本烈度6度進行設防,對于重點和重大工程,按照《福建省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辦法》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根據評價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合理安排地震緊急避險場所和應急避難場所用地,選擇對抗震有利的地段,盡可能避開地質斷層、軟弱地基和滑坡體,避免地震時發生次生災害。各城市片區應分別建設1-2處符合國家Ⅰ類標準的應急避難場所,若干處符合國家Ⅱ類或Ⅲ類標準的應急避難場所,避難場所有效面積宜>2000m2。人均居住面積應>1.5m2,疏散半徑≤2公里。

      第十二章新城區建設用地規劃布局

    第八十五條總體布局結構

      新城區是規劃期內重點拓展建設的區域,包括北翼的興田片區和南翼童游、將口片區。2030年城市建設用地52.3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約36萬人。其中:童游片區建設用地面積20.0平方公里,興田片區建設用地21.2平方公里,將口片區建設用地11.1平方公里。

    第八十六條住房發展與居住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依托現狀山水格局,主要沿崇陽溪、后崇溪等水系布置。興田片區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現狀興田鎮區及仙店組團;將口片區居住用地布局于武夷東站西側濱水區和將口鎮區;童游片區居住用地主要沿崇陽溪兩岸分布,在西北側結合地形布局部分山地住宅。

      2、住房發展目標

      建立符合城市發展目標、適應城市人口結構特點的住房供應體系,合理確定城市住房需求總量。加強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合理調整商品住房供給結構,鼓勵住房市場發展中小套型、中低價位商品住房。至2030年,規劃新增住房建筑面積標準為30平方米/人,規劃期內新增住房建筑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面積約150萬平方米。

      3、保障性住房布局原則

      遵循“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則,每個城市片區相應配套一定數量的保障性住房用地;在城市大型工業、物流園區的周邊地區,建設面向產業工人的政策保障性公共租賃住房。在新城中心區周邊適當建設人才房,主要在興田東側、將口站前片區西側、芹口組團、新嶺組團、赤岸居住組團、南林組團北側等;在保障性住房小區內部或周邊應及時配備與人口規模相匹配的各項公共服務設施。

    第八十七條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規劃于童游南林片區建設城市主中心,突出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文教體衛等職能。規劃于興田澄滸溪沿線建設城市旅游服務中心;將口站前片區建設片區級服務中心,重點安排市場、酒店等設施。

      1、行政辦公設施

      市級行政辦公區集中設置于南林丁墩山坡地。

      2、文化設施

      市級文化娛樂中心設置于南林濱水沿線,包括文化公園、圖書館、藝術館、科技館、工人文化宮、影劇院等,青少年活動中心和規劃展覽館布局于興田。規劃保留現狀閩粵王城博物館,向東南側適當擴展其用地,建設市級綜合性博物館。

      3、教育科研設施

      保留南林衛校,適當擴大現狀武夷山文教科技園區,于興田片區預留文創科研基地?;A教育設施按照居住人口規模合理配置,保證服務半徑要求。

      遠景高等教育及大型科研基地向芹口、松柏拓展。

      4、體育設施

      市級體育中心選址于童游新村南側,體育公園及部分場館布局于邵口埠。

      5、醫療衛生設施

      童游片區規劃一所市級綜合醫院、一所??漆t院,將口、興田片區各規劃一所綜合醫院。

      6、其他公共服務設施

      保留現狀將口窯址等文物古跡、宗教設施,增設干休所、養老院、福利院等社會福利設施。

    第八十八條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金融保險業及總部辦公區設置于南林行政辦公區南側及崇陽溪濱水兩岸,共同形成市級辦公金融中心;酒店度假區主要布局于興田片區,遠景向南岸、南樹、仙店方向拓展。市級商業中心布置于崇陽溪南林段兩側;將口站前片區規劃一處區級商業中心,結合武夷東站及芹口高速公路出口,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布置各類專業市場。

    第八十九條工業用地布局

      規劃新城區近期重點建設赤岸工業區、新嶺工業區和林產工貿園區。林產工貿園重點發展竹木深加工、林產化工產業等;赤岸工業園區重點發展機械裝備、食品加工等;新嶺組團承接廈門、泉州產業轉移,發展加工業、生物醫藥、生物制造、電子等產業,籌建閩北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院。

      遠期逐步改造林產工貿園區,向商業、辦公、居住轉型,工業重點向新嶺周邊拓展。芹口片區可結合新機場的建設,建設電子科技軟件園等。

    第九十條物流倉儲用地

      依托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條件,發揮區位優勢,建設三大物流園,分別為:芹口航空-公路物流園區、將口鐵路商貿物流區和山尾鐵路物流園區。積極推動武夷山無水港建設。

    第九十一條綠地與廣場用地

      保護利用現狀山水資源,結合建設山地公園、濱水公園。在興田、將口和童游三個城市片區之間規劃生態防護綠地,生態綠地中以自然植被、喬木為主,除重要市政設施外禁止進行其他開發建設。

      按照市、區、街道、社區等級劃分,相應配套城市公園、區級公園和社區綠地。工業區內結合工業鄰里中心建設休閑綠地。

      加強工業區與生活區之間的防護綠地、交通干線兩側的防護綠地的控制:工業區與生活區之間的防護綠地一般不宜小于20米;峰福鐵路每側不小于15米,高速鐵路每側不小于30米,高速公路每側不小于30米,城市快速路每側不小于20米,城市主干道每側不小于10米。

    第九十二條綜合用地

      為適度增加規劃彈性,規劃在興田、邵口埠、考亭等區域控制部分綜合用地。興田綜合用地建議發展方向為旅游度假、文創科研、綜合服務為主;邵口埠綜合用地建議發展方向為體育、酒店及商務辦公為主。考亭綜合用地建議發展方向建議為旅游及旅游服務為主。

      第十三章新城區近期建設規劃

    第九十三條建設目標

      按照突出重點、注重質量、有序推進、緊湊發展的原則,積極推動重大基礎設施和重點片區開發,初步形成童游、將口和興田三大新城片區。城市基礎設施框架初步拉開,城市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文教衛生、商貿物流等綜合服務職能具有一定基礎,產業集群具備一定規模,初步形成高效集約、安全宜居、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組團式山水園林城市。

    第九十四條重點建設片區

      童游片區近期重點建設南林行政辦公及總部辦公區、赤岸-新嶺工業園區和崇陽溪兩側居住區。將口片區重點建設站前商貿綜合區、將口鎮區和芹口商貿物流園區。興田片區重點結合現狀設施建設文創科技園區和旅游服務中心,完善興田鎮區建設,疏解武夷山度假區壓力。

    第九十五條重點建設項目

      近期主要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其中城市基礎設施包括道路、市政公用設施和生態設施等。

      道路工程:303省道改造;城市快速通道(南林至興田);城市主干道:童游片區南林大道、觀云路、江濱路、縱向主干道、童游大道、嘉禾大道延伸段、邵口埠主干、將口大道、站西大道、站前大道、興田片區經一路、經二路、工業集中區內部道路等。

      市政公用設施:南林水廠、童游污水處理廠、將口污水處理廠、將口220KV變電站、南林110KV變電站、消防訓練基地、燃氣儲罐站、垃圾中轉站等。

      生態設施:崇陽溪、后崇溪、澄滸溪岸線改造,山林地生態修復工程。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南林行政辦公區、商務辦公區、醫院、南林居住區、將口旅游服務中心、興田文創科研區等。

      商業服務業設施:南林商業中心、將口商貿物流區等。

      第十四章規劃實施策略

    第九十六條強化總體規劃的法律規定性和程序性

      本規劃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南平市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法定程序無權變更總體規劃。市人民政府根據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對總體規劃進行局部調整,應報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涉及城市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修改的,應按照《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工作規則》的要求,先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同意后,方可編制修改方案。

    第九十七條健全城市規劃體系

      完善總體規劃以下各層次的規劃編制工作,加強分區規劃、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下層次規劃的指導。

    第九十八條健全總體規劃實施與監督制度

      1、建立規劃實施年度評價體系

      依據總體規劃對人口、用地、交通、環境、資源等因素的發展變化進行實時監控和評價,編制總體規劃實施年度計劃,對總體規劃進行及時校核,確保政府對規劃及其實施的動態調控。

      2、編制近期建設規劃

      以近期建設規劃作為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環節,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相結合,編制城市近期建設規劃,明確各階段實施總體規劃的發展重點和建設時序。

      3、健全城市總體規劃實施監督制度

      加強規劃宣傳,提高全社會對總體規劃及實施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市人民的規劃意識,以提高遵守、維護和執行規劃的自覺性,共同推進規劃的實施;建立重大問題的專家論證制度和重大建設項目的公示與聽證制度,積極發揮法律監督、行政監督、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的作用,加大對違法建設行為的查處力度;發揮各級人大在城市規劃實施全過程中的監督作用,通過多種形式建立對城市規劃實施社會監督的機制。

    第九十九條完善規劃實施配套保障政策

      1、土地政策

      加大土地收儲力度。合理控制各項建設用地開發強度,制定混合功能用地使用規定,明確地下空間權屬,加強用地效益評估和用地批后管理。

      2、人口政策

      實現城市產業結構、空間結構與人口結構的聯動調控。制定務工人口進城政策,推進人口集聚,提高人口素質,落實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各項政策。

      3、住房政策

      建立包括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在內的住房供應體系。積極通過新城區建設和舊城更新,增加居住用地供給。制定符合武夷新區特點的住房保障政策。

      4、城市更新政策

      進一步完善舊城鎮、舊村莊改造和舊工業區升級的相關政策。推進舊城風貌區的保護改造。鼓勵通過城市更新增加保障性住房、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等用地。

      5、新城區開發政策

      鼓勵BT、PPP、BOT等多種形式的新城區開發機制,多方借鑒新城區開發經驗,廣泛吸引海內外投資。也可以通過國有股份制公司、利稅分成等政策,充分調動市、區、街道、鄉鎮等多層面的積極性。

      6、公共財稅政策

      建立面向社會服務的公共財稅體系。通過產業升級增加公共財政收入。加大土地收儲、城市更新、生態治理和基礎設施的公共財政投入。

      7、區域協調政策

      加強區域統籌,統一發展目標,統一組織領導,強調區域經濟、社會、生態以及城鄉空間發展的整體性。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平潭推出“五一”假期文旅大餐
  2. 平潭高鐵站免費換乘服務“五一”上線
  3. “五一”假期 平潭天氣晴好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指 2025年度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暨新時代青年先 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順利撤離空間站組合體 習近平就伊朗發生嚴重爆炸事件向伊朗總統 趙樂際同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列席代表座談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安全 王滬寧主持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欧美女人毛茸茸| 噜噜高清欧美内射短视频|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幻女free性俄罗斯第一次摘花|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牲片一| 高清中文字幕免费观在线|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色婷婷在线影院|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bd高清在线|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国产91精品在线|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免费视频| 日本在线|中文|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视频| jizz日本黄色| 我与白丝同桌的故事h文|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猛烈高潮尖叫视频免费|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嫩的都出水了18p|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