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江蘇無錫“楊銘宇黃燜雞米飯”門店被曝使用巴西“僵尸肉”作為食材,加工地點設在偏僻的廢棄工廠,現場臟亂不堪。我市有沒有類似情況出現?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黃燜雞米飯”餐飲店,店主均表示,作為主要食材原料的雞肉從本地超市或農貿市場采購,不存在使用巴西進口冷凍雞肉的情況。
“‘黃燜雞米飯’總部在濟南,我們不可能從那么遠的地方運送雞肉過來。”19日上午,延城市區八一路新世紀商廈的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店鋪內,店主王女士表示,原料雞肉為本地采購,只有醬料是總部配送的。
王女士向記者出示了雞肉的采購單據和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證明顯示,雞肉供貨方為福建歐圣農牧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為圣農控股合資公司。王女士表示,雖然是加盟店,但由于路途較遠,加盟時就已經與對方商定,雞肉不用總部配送,實行本地采購。在該店鋪的廚房,廚師小吳還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剛剛采購的雞肉,包裝顯示為“單凍琵琶腿”,包裝上印有圣農公司標志。
針對網傳“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安全問題,延平區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組織人員,對相關餐飲單位的肉制品進行摸排檢查,尚未發現問題雞肉。食藥監部門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我市都十分重視對餐飲業的監管,并不定時開展抽檢行動,對于餐飲食材特別是肉制品,要求餐飲單位一定要購買具有合格兩證的肉制品。與此同時,明確要求餐飲店后廚需保證衛生安全。在日常監管、檢查中,并未發現相關問題。
不過,有市民表示,一些“黃燜雞米飯”店鋪對衛生細節把關不嚴。“梅山坡有家黃燜雞米飯,雞皮上都是毛。調味過重,不僅吃不出肉的鮮味,還令人反胃!”市民林小姐也說:“我就吃過一次黃燜雞米飯,吃第二口就發現雞肉上有毛發。”除了雞肉不干凈,一些市民還反映,蔬菜不新鮮,食用油有異味等問題。對此,食藥監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關注并加強對餐飲單位的監管。(朱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