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之下,昔日長滿雜草的荒蕪小山包,如今已被開辟成一畦畦的油茶園。6月2日,在壽寧縣芹洋鄉仙坑尾油茶基地,筆者看到,去年種植的油茶苗已長到1米多高,枝條在秋風吹拂下舞動著,十幾位農民揮舞著鋤頭,正在翻松土壤,清理雜草。
近年來,芹洋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充分利用牛頭山水庫蓄水形成的獨特小氣候,致力推進山地農業開發,形成了以茶葉、油茶、臍橙“三個萬畝”綠色農業產業,以“生態庫區·茶果之鄉”為發展定位,全力打造“環庫區生態農業圈”,使人民群眾不僅能依“山”傍“林”擁有美麗的生態環境,更能讓綠水青山帶來金山銀山,走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近年來,年輕勞動力大量外流,大面積的土地無人管理,接近荒蕪。為了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土地效益,幫助在家群眾脫貧致富,芹洋鄉結合該鄉悠久的油茶種植鄉情,2011年通過“回歸工程”引進福建御榛食用油有限公司發展油茶種植項目。
“公司從2011年創辦至今,共種植油茶7000多畝。帶動周邊群眾種植油茶近2000畝。”御榛食用油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龍景對發展油茶產業充滿了信心。他告訴筆者,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方式,鼓勵農民以土地入股成為員工,參與分配。預計到“十三五”末,環庫區種植油茶將突破1萬畝,形成以芹洋為中心,帶動周邊鄉鎮農戶1700多戶7000多人,實現年增收1700元以上,目前已吸納貧困家庭33戶參與入股,解決135位貧困人口就業。
茶葉是芹洋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該鄉抓住茶改契機,立足現有“萬畝茶園”,分片規劃、合理布局,采取小額貼息貸款、干部掛鉤幫扶等措施,建設示范基地,以點帶面帶動群眾進行烏龍茶等新品種種植和老茶園改造。據該鄉計生副書記謝巖強介紹,目前,已建成山底村烏龍茶示范基地230畝,全鄉新植以鐵觀音、金觀音等新品種為主的烏龍茶1600多畝,改造復壯原有綠茶品種2000畝。全鄉現有茶葉加工廠28家,年生產能力達1000噸。
該鄉立足牛頭山庫區適宜小氣候等優勢,積極打造“萬畝名優水果”基地。通過示范片的規模效應,引導庫周的9個行政村種植了8000多畝以臍橙為主的名優水果。
“我們按照‘完善組織、創新機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原則,組建了九峰臍橙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的形式,把農戶組織在一起,形成互惠合作、優勢互補、利益同享的合作發展模式?!鼻垩筻l組織委員許斌向筆者介紹道,鄉黨委、政府還引導和扶持該合作社積極申報綠色食品標志,注冊了“九峰”臍橙商標,為產品升級流通奠定了良好的市場基礎。2015年,全鄉臍橙產量近4萬噸,產值8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