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詹燦富,好酒,半個多世紀(jì)來,喝酒無數(shù)。愛屋及烏,30多年前,他愛上酒瓶文化,收藏了上千件異形酒瓶。
老人83歲,是龍巖新羅區(qū)人,離休前是龍巖市公安局干部。如今,他是名副其實的“收藏達(dá)人”。在龍巖海峽客家藝術(shù)中心,他有兩個展館、一個工作室,名為“三樂軒”,取快樂之意。
展館里的展架布滿了各種各樣的酒瓶,品相不一,有的像編鐘、書頁,有的像白菜、風(fēng)車,有的像動物,如龍鳳和牛象,還有些是人物酒瓶,如李逵、老子、豬八戒、孫悟空。還有各種系列藏品,如“八駿馬”、“八仙過海”、“西游記”等。部分收藏的瓶中還有酒,香味撲鼻,老人說,這些酒還能喝,而且味道不錯。
這些酒瓶的材質(zhì),大部分是瓷器,小部分為竹子和不銹鋼。而酒瓶的年代,上至清朝,產(chǎn)地,有的來自外國。
據(jù)老人介紹,20多歲時,他開始喝酒,從此與酒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同時,他對“無酒不成席”的中國酒文化非常認(rèn)可。到現(xiàn)在,每天都要小酌兩口,“白酒每天要喝2兩”。而對于酒瓶收藏,老人也是有選擇的,一般收藏的都是瓷器,他認(rèn)為“瓷器文化和酒文化疊加,更有收藏價值”。
老人說,這些酒瓶,有自己買的,也有朋友送的,還有一些是和藏友們互通有無得到的,日積月累,現(xiàn)在有了1000多件,“家里還有個房間,專門放置酒瓶”。為了方便與藏友交流,他還專門將各種酒瓶拍成照片,供大家互相交流。
他說,收藏酒瓶最難得的是系列收藏和專題收藏,比如“西游記系列”、“八駿馬系列”,以及“中國龍”專題收藏等,這些都花費了他很多心血。老人說,現(xiàn)在年紀(jì)大了,心力不足,希望有人能幫忙,將他的藏品整理成冊。
“一個酒瓶,一個故事。”老人說。(記者 李大榮 吳鵬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