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龍巖連城縣江園村小因生源減少,被撤點并校停招。如今,生源數回升,村民籌資20萬元復辦村小,首批招生41人。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出操
據介紹,江園村小學,位于連城縣北團鎮江園村。2009年,當地生源減少,出于教育資源合理配置考慮,被縣撤點并校,停止招生,學生被安排到鎮中心小學、幼兒園就讀。
當地村民江先生說,孩子讀書,上學路途遠,距離好幾公里,無論刮風下雨,都要接送孩子,是個大負擔。而部分村里的留守兒童、家境貧困的學生,沒人接送,上學很是不便。
據了解,近些年,江園村的許多外出務工人員,結婚后回鄉創業,導致當地生源數明顯回升,當地村民紛紛要求復辦村小學,方便孩子讀書。
該村村主任江正雄說,為了解決村里小學初級教育、學前教育困難等問題,村里籌資約20萬元,復辦村小。將原三層教學樓重新裝修,購置桌椅等教學設施,目前,已通過教育部門辦學條件驗收。
村小校長鄧道仁介紹,目前復辦的村小,有一年級學生11人,配備2名公立教師,以及幼兒班2個班,分小班和大班,共30人,大部分學生都是本村的。這11名小學生,不收學雜費,而幼兒班收費,是按照縣物價局標準收取。復辦村小項目,是村里先籌資,申辦成功后,省里有“開班費”等補助。
他說,現在復辦,主要是針對低年級的學生,考慮到他們年紀還小,無法自我照顧,而到高年級后,是否復辦,要看具體情況。
連城縣教育局局長李正鴻表示,撤點并校,是全國大勢所趨。而部分村小復辦,符合計劃生育政策調整大形勢,同時,也是對并校后,存在諸如學生背井離鄉、家庭無力負擔等問題的一種完善和補充。
他表示,教育局每年都會有規劃復辦村小。目前,連城已經復辦了好幾所村小。
微評
近些年來,伴隨著學齡人口的減少,學校適當調整是一個自然過程,但這個過程在其他力量的推動下,撤并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超出想象。
學校撤并帶來的問題,如今逐一顯現:農村孩子上學路途遠,農村家庭教育負擔加重,低齡寄宿大幅增加,生活設施缺少,學生營養狀況堪憂。
現在回頭看當年的撤并校政策,確實是一個有爭議的政策。(海峽導報記者李大榮通訊員黃水林陳析興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