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9日訊 龍巖新羅蘇坂鄉的陳福清,一家四口住在有50多年歷史的土墻房中,三年前,土房塌了一半。可由于家庭貧困,沒法搬進新房,只得借宿在隔壁親戚廢棄的土房中。
搬到這同樣屬于危房的家中,陳福清和家人住得并不安心。所幸,公益組織正能量公益平臺得知了陳福清家庭的窘境,他們準備為其募捐,籌建新房。
陳福清一家原來居住的土房一角已坍塌
兒子開摩的 養活全家4口人
今年35歲的陳福清,是新羅區蘇坂鄉大坑村人,家中有父母和6歲的兒子共四口人。
母親陳美珠在兒子出生后便患上帕金森癥,逐漸散失自理能力。父親陳光海由于長期勞累,得了風濕,好幾個腳趾因病截趾,隨著年齡增大,雙眼白內障,視線模糊。
1997年,陳福清在煤礦打工時,發生意外,右手三根手指截指,左臂和右腿骨頭斷裂,雖然手術接好,但已無法發力,干不了重活。在兒子出生兩年后,妻子也和他離了婚。
幾年前,陳光海還能上山種些油茶,但這兩年由于要照顧家里的老小,山和農田也都荒廢了。這幾年,靠著陳福清在龍巖市區騎摩的載客,加上低保,養活了一家四口。陳福清一個月載客收入2000多元,母親每月的藥費至少要500多元,剩余的勉強夠一家人的生活開銷。
老房倒了 公益組織幫籌建新房
陳福清一家,就住在大坑村一棟兩層的方形土房中,在這里原本還住著他的兩個叔叔,以及其他幾戶村民。
昨日,海都記者看到,這棟有著50多年歷史的土房一角倒塌,露出了木頭橫梁,而這一角,正是陳福清一家原先所住的房子。陳福清說,三年前房子倒塌后,一家人便搬到隔壁的叔叔家住,那時這棟老屋已經被認定為危房,叔叔們也早已搬離。
在叔叔家中,一臺1000多塊的冰箱成了最貴重的家當,陳光海說這是愛心人士捐贈的,電磁爐、高壓鍋等也是別人捐贈的。
昨日,來自公益組織——正能量公益聯合會的志愿者來到陳福清的家中,進一步了解情況。
去年12月,正能量公益聯合會得知陳福清一家的遭遇后,便決定為其提供幫助,包括為6歲的孩子助學、為陳光海夫妻醫療善款募捐,最重要的是為其一家籌款建新房,“住房是基本,要讓他們住得安心。”志愿者張凌飛說。
據悉,接下來,正能量公益聯合會將組織募捐,計劃在約兩個月時間募集到足夠的捐款,屆時再根據募捐情況,決定是原地為老陳一家蓋新房,還是幫助其搬到鄉里的造福工程新房里去。(海都記者 戴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