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傳來喜訊:武平縣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稱號,成功獲得參加2017年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通行證”。3月2日,參加大會的該縣代表將這份榮耀帶回武平。
全國文明城市是我國城市的最高榮譽,反映一個城市的整體文明水平。武平縣自2006年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以來,持續探索經濟欠發達縣文明創建之路,始終堅持將創建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揮棒、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總抓手、惠民利民為民辦實事的主平臺,著力打造“實力武平、宜居武平、幸福武平”。
通過深入持久、全民參與的文明創建,該縣不斷優化“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等“八個環境”,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公民道德協會、鄉村學校少年宮、打造好人之城等方面凸顯獨特的優勢。數據顯示,該縣連續4年來國民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等7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居全市前3名,創造了綠色崛起的“武平速度”。
武平縣把文化建設與文明縣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弘揚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孝老愛親、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等良好道德風尚,引導干群共建“好人之城”,形成了全社會學習、關愛、爭當最美人物的濃厚氛圍,不斷涌現“道德模范”、“中國好人”、“孝親敬老之星”、“最美農民”等先進典型,其中有48人次獲省級表彰。越來越多普通市民加入志愿者隊伍,注冊人數達7908人,廣泛開展捐款捐物、交通勸導、無償獻血、扶助殘疾人、關愛留守兒童等志愿活動。
該縣集中力量為民辦好事、辦實事,城市管理提升、城市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同時,發揮縣城示范作用,以城區鄉鎮為龍頭,以沿國、省道線鄉鎮為重點,全面開展農村精神文明連片創建活動,深入落實“建設新農村、培育新農民、打造新風尚、樹立新形象”要求,立足實際,統籌城鄉一體發展,以“達標村、示范村、精品村”三級聯創為模式,走出一條具有武平特色的發展之路。據悉,此次表彰大會還授予武平縣平川鎮為“第四批全國文明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