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生活新空間 造就宜居新未來
福州市全力推進連片舊屋區改造
位于臺江區交通西路的安置房項目“望熙雅筑”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記者 陳暖 攝
連片舊屋區改造、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整治提升……錨定建設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福州帶著“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的夢想,把“繡花功夫”融入每一寸土地規劃、每一棟建筑更新中,讓城市高質量發展福利惠及更多群眾。20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今年福州市將持續推進以河南小柳新村片區、寧化新村及周邊地塊項目、環南新村及周邊地塊、南湖片區為重點的舊改項目,用心書寫舊改的福州答卷。
“你看,這是項目的‘成長記錄’,現在進入了關鍵的裝飾裝修階段,正分工區展開多點流水作業。”20日,在上海西新村出讓地塊一(榕發·望熙雅筑)施工現場,一棟棟新樓正加快建設。項目進度欄前,福州建發集團下屬榕發置地公司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展示了“新家”的建設進度。一張張以“月”為單位的航拍照片,見證著家園的點滴變化。
這個備受百姓關注的民生項目,正在建設者的守護下,“種”下關于幸福的希冀。據了解,該項目總建筑面積38.3萬平方米,將建設21棟21層至34層高樓,共3862套安置房,計劃明年3月竣工。
“改”出了生活新空間,“造”就了宜居新未來。在福州火車站周邊,一場重塑城市風貌的“幸福再造”工程正加速探索前行。
“中建·和萃雅居和中建·和樾雅居項目,是新店東城中村改造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福州市重點民生工程。”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個項目共建設12棟住宅樓,提供1600多套安置型商品房。目前,新居正進行裝飾裝修施工,2027年4月有望整體亮相。
從蒼霞蝶變的“一片舊瓦”,到如今的上海西、新店東、黃山等片區的戶戶新居;從優化硬環境,到提升軟服務;從“改房子”,到“建社區”……25年來,這場民生接力從未停歇。
在品質升級的施工里,你能找到居住條件的“加法”,“出棚進樓”的體驗,是“憂居”到“安居”“宜居”的幸福跨越;在歷史文化傳承的保護中,你能找到冶山公園、南公園、上下杭等歷史風貌區和歷史文化街區的“新生”;在城市基礎設施的升級中,你能找到黎明湖公園、光明港公園、牛崗山公園的驚喜,更有周邊地鐵、水系、學校、社區服務等配套福利。
“以‘大規模、成片區’為重點,我們在連片舊屋區改造中,始終堅持資金、力量、安置、任務‘四個統籌’,規劃設計、征地拆遷、安置房建設等‘七個同步’,最大程度把回遷安置工作辦好辦實。”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福州,為把百姓的安居夢穩穩托起,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更新之路上,一點點新意正悄然落地——
面對回遷安置難題,福州在全國首創安置型商品房模式,用市場化的“魔力”,帶來施工效率、回遷速度與居住品質的多重“加法”。截至目前,城區已公開出讓安置型商品房項目92個5800畝,建設安置型商品房7.4萬套、562萬平方米。
為做好管理課題,“福州市安置房管理平臺”上線,實現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網絡簽約和安置房源網絡化管理;適時出臺的房屋征收、回遷安置、產權辦證等“打補丁”政策,更好滿足多樣性的安置需求。
為激活舊屋區改造的“一池春水”,去年福州市搶抓城中村改造政策機遇,主動開展融資對接,截至目前共獲各類城中村改造扶持資金30多億元。
一組數據,是對連片舊屋區改造“福州實踐”的最好說明:2000年以來,福州城區累計實施連片舊屋區改造項目835個,拆除各類舊房8370萬平方米,約41萬戶、逾120萬人遷入新居。
“錨定打造宜居城市‘福州樣本’的目標,我們將持續傳承弘揚、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當年開創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久久為功推進舊屋區和城中村改造工作,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城市品質,讓有福之州溫暖榕城更好造福于民。”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