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沙田蘇浙公學8人集體染肺結核,校方稱今年9月已有學生感染,截至昨日共7名學生及1名教職員“中招”,幸全部情況穩定。香港衛生署昨日表示,除源頭學生外,其余7人全無病征、無傳染性,部分人已服藥,相信傳播疫情基本受控,預計不會在社區擴散,不過仍被質疑事件于9月發生,為何遲遲未公布。
香港沙田蘇浙公學副校長劉志業表示,校方于9月27日獲悉一名今年升高一的男生,確診感染肺結核桿菌,該名男生暑假期間受感染,開學后不斷咳嗽,至9月請病假,經治療后現時情況穩定,仍在家中休養。校方隨即向家長通告情況及通知香港教育局,也獲得香港衛生署胸肺科協助,兩周前為曾接觸源頭病人的同學、教職員,共50人,涉及初三至高一年級,分批照肺檢查。他稱,未查詢該名男生假期有否外游,但相信感染源并非來自校內。
校方早前已向家長通告情況,劉志業透露今日會再向家長發信,及后召開家長會,邀請胸肺科人員到場講解。
劉志業又表示,已按香港衛生署指引,校方上月起為上學學生探熱,提醒他們若身體不適,及早求醫,還在上周五開展全校大掃除,每日放學后并會清潔及為所有教室消毒,本周起教室全面停用冷氣,改為開窗,保持空氣流通。他稱,有五名學生經胸肺科人員確認為“非開放性”肺癆,不具傳染性,獲批如常返學,需繼續戴口罩及服藥,校方會繼續監察情況,其馀兩名學生留在家中休息,教職員則留院治療。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胸肺科主任顧問醫生梁子超表示,肺結核屬慢性傳染病,與流感不同,不會短時間內在社區擴散,最大風險是學校的直接接觸者。他說,署方將跟進與八名肺癆患者有密切接觸的50名校內師生,也已向他們派發預防性藥物,不排除仍會有人確診,但強調病菌沒有出現抗藥性或變種問題。
梁子超稱,香港衛生防護中心有足夠臨床理由,相信是由首名感染“開放性”肺癆患者對外傳染,大部分患者應在暑假前已受感染,被傳染的七人屬早期發現個案,再對外傳染,或致學校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較低。問及事件于9月發生,為何遲遲未有公布,他解釋,需要平衡公眾受影響的風險性,及會否為患者帶來不必要困擾,畢竟肺癆有負面標簽效果,部分患者不愿公開病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