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金融業增加值
居中部城市首位
2016年武漢GDP為11912.61億,增速7.8%,位居全國第九。
2017年武漢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預計2017年武漢GDP1.34萬億元左右,增速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00億元以上,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6000億元,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02.9億元,增長11.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長。金融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居中部城市首位;物流業增加值1200億元左右,增長8.9%左右;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超過1800億元,增長17%以上。
湖北2017年GDP3.65萬億增速7.8%,消費品零售總額增11.1%
消費升級成湖北GDP增長引擎
3.65萬億,增長7.8%。這是湖北省2017年交出的經濟答卷。
近日,湖北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湖北調查總隊聯合通報2017年湖北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17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6522.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湖北GDP增長快于全國0.9個百分點。
1月19日,湖北省統計局總計師葉福生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湖北經濟正從提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然而,湖北經濟仍面臨經濟下行的壓力,存在產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湖北工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
“湖北經濟成績,得益于生產形勢總體平穩。”葉福生介紹,全省41個行業中,有36個行業同比增長,增長面為87.8%。從拉動GDP的“三駕馬車”來看,消費、進口、出口總額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而工業增長點增量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2017年,湖北工業結構逐步向中高端邁進。”葉福生介紹,2017年,全省汽車、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5%、16.1%、18.1%。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4.9%,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速7.5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18.360, 0.08, 0.44%)、新能源汽車、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分別增長23.9%、118.2%、52.3%。
“三降一去一補”成效顯著
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3.8%;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為1848.01萬平方米,下降22.1%,降幅比上年擴大11.6個百分點。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2.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9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31元,比上半年降0.76元。
一組組數據,喜人成績的背后,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進、去產能力度大、去庫存進程快、去杠桿措施實、降成本效果顯、補短板步伐快的共同結果。
加快培育新的動能
“2017年,湖北經濟運行中最亮眼的部分就是新動能。”葉福生介紹,湖北互聯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其中,升級類產品消費增長較快。數據顯示,2017年,全省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萬億元,增長11.1%。消費升級類商品中,個人消費升級類商品增長較快,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限上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31.9%、18.1%、10.5%。
葉福生指出,“2018年,我們要站在新的發展方位看湖北。”,全省應在推動三大變革、打好防范三大攻堅戰、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統籌推進“一主兩副多極”建設等方面發力,不斷增強我省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