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揭開面紗,即便目標人群成了廣大群眾,愿意在里面消費的人群卻還是少數。“鐘山茶社”的窗外正是鐘山體育公園,公園里數百市民利用周末放風箏、騎單車。茶社內,落地窗旁,只有一桌客人。
工作人員:坐了有3-6個客人,喝一壺68的茶。在那里消費。
“鐘山茶社”工作人員透露,為了度過所謂的“難關”,他們在推出大眾消費的同時,也在千方百計降低成本。
工作人員:本身這個地段,每年的價格擺在這里,要給他多少錢。然后我們人員的工資嘛。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已經是休一半上一半的班了,人員也是一個問題。平時各方面電呀、水呀還有一些他方面再節約一點吧。
南京市下力氣整治“會所中的歪風”,尤其是一些寄生于歷史建筑,公園、綠地的私人會所更是監管的重中之重。重拳之下,效果逐漸顯現。不過,記者調查發現還有一些藏身于景區中的會所,在用獨創的方式應對著檢查,昂貴菜品依然供應。
江南四大名園之一——瞻園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一座園林,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瞻園幽靜的西花園里,一家名叫“花園一號”的飯店依然運營著。
門衛:多少個人?多少個人我才能帶你看包間。
記者:六七個人。
門衛:六七個人?可以啊。
記者翻看了菜單,發現菜單上,菜品價格并不高,涼菜20到30,最貴的一兩百元。但飯店副經理說,有的菜,菜單上沒有:
副總經理:我們正因為不豪華,所以檢查都沒問題。
記者:有沒有再好一點的?
副總經理:有的特別高檔的菜我們都不敢放上面,像鱷魚尾、遼參我們都不敢放,但是你們要是提出要求的,我們就可安排。
記者詢問飯店是否有“更能拿得出手的菜”,這位副經理立刻報出了幾個高檔菜名——而為什么這些菜有,但是卻不能在菜單上見到?這名負責人的解釋是:為了檢查能通過。
副總經理:我跟你講,我們這個文化部來查都過關了。因為我們沒有高檔菜,但是你們確定了,跟我們說你們想吃什么,我們都能幫你安排。我們連娃娃魚都有。
記者:娃娃魚不算什么啊。
副總經理:娃娃魚二級保護動物呢,一只好幾千呢。
記者:是野生的嗎?
副總經理:是,但是我們經營是有許可證的。
在記者臨出門時,一直隨同的一名酒店工作人員多次小聲叮囑記者,來吃飯一定要低調——因為這里屬于私人會所性質。
工作人員:你們這些客人,具體我不能多說,但按道理來講,我們這里屬于私人會所,像你們這樣,我們還是持懷疑態度的。過來吃,沒有問題,只要你們不開公家車牌。
記者以要邀請領導為由,多次詢問飯店的私密性,這名副總經理信誓旦旦地保證,絕對不會被拍,也不會被檢查——因為這一處景點是歸文物局管,安全。
副總經理:我們這不屬于園林局管,我們屬于國家文物局管,5A保護單位,最高文物級別,跟故宮一個級別。
記者:在南京的話,水街那邊呢?
副總經理:水街基本上關門,水街已經被查了三次,人家都不敢去吃,是因為那兒老是給查。
記者隨即探訪了武定門城墻腳下、緊鄰白鷺洲公園的水街。這兒是南京市內秦淮河濱水休閑街區,也有多家高檔的餐飲會所。記者在水街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水街的路標牌上,原本寫著“白鷺洲會所”、“錢塘會所”,但是現在路標上的“會所”字樣全被扣去變成白色。但是依然能通過殘存的字樣,和底下對應的英文注釋“club house”辨認出這兒原來寫著的是“會所”。正在營業的一家名叫“錢塘會所”的飯店里,工作人員說,他們這兒私密性很好,門口寫著游人止步的牌子,除了臨近秦淮河上乘船經過的游客,不會有別人進來。
工作人員:沒有人,不會有人拍的。除了游客可能拿手機拍風景之類。除了我們幾個服務員在包間,其他不會有人進來拍的。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要用餐,要盡早預定,晚了就不一定有房間了。
工作人員:有時候包間有可能被別人先預定。現在家庭聚會比較多嘛,包間有可能不夠用。
工作人員的解釋是,忙碌是因為“家庭聚會”很多,而在記者拍攝到的一張1月18號的備菜單上,分明列著“官燕、血燕、遼參、八至十頭南非干鮑、魚唇”等昂貴菜品。
南京市的通知很明確,狠剎會所歪風,該取締的取締,該停業整頓的停業整頓。對于整頓過程當中,以“陰陽菜單”等方式應付檢查,依然頂風經營的會所,該如何處理?又將如何確保不會有漏網之魚?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