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5日訊 中國政府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中國空軍首次巡邏東海防空識別區,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空軍怎樣在防空識別區巡邏?空中編隊采用什么樣的機型、走什么樣的路線?昨日,就相關問題,央視《中國新聞》欄目采訪了央視特約評論員孟祥青。
每次派出機型
因空情任務而不同
孟祥青介紹,在東海一定范圍內設立這樣的識別區,首要目的是為了航空器一旦進入識別區,可以識別、監視管控,如發現航空器惡意入侵等緊急情況,還可以采取戰斗機緊急戒備、導彈戒備等緊急措施,所以說這是一種自衛措施。
“當然每一次派出的飛機機型,會根據空情的需要,會根據任務的需要而不一樣。”孟祥青說,但是一般來講,應該有警戒機,比如說我國的運-8警戒機,還要有預警機,比如說在國慶60周年已經展示的空警200、空警2000預警機,還要有戰斗機像殲-10、蘇-30等戰斗機都應該保駕護航。
在識別區巡邏
是一個編隊任務
孟祥青指出,預警機是把地面的雷達搬到空中去,預警的范圍、探測范圍更加拓展,現代意義預警機是集探測、信息分發和指揮協調、聯合作戰的大型平臺,由于預警機本身沒有防空能力,就需要戰斗機來提供支援保障。
孟祥青說,防空識別區設立后,中國空軍出動了預警機、戰斗機等,盡管沒有報什么型號,但一般來講,上述這樣一個編隊任務,應該說是未來中國空軍在防空識別區進行巡邏、識別、監控、管控的一個基本配置。
在介紹防空識別區的巡邏路線時,孟祥青說,巡邏路線不是固定的,每次巡邏任務會設定不同路線,主要根據任務的性質,包括對空情的分析來對防空識別區內進行巡邏。他說,在我們東海防空識別區內,大家都知道有一些敏感的區域,也有一些敏感的空域,這些敏感的區域、空域,可能是有關國家的空軍基地海軍基地比較集中的地區,或者是某一個相關國家,可能經常從這個區域起飛或進入這個范圍內,類似于這樣的區域,就可能是我們警戒的重點,它的路線也會是我們經常會去的路線。
飛行器經釣島
必須進行通報
此外,軍事專家還強調,中方的防空識別區涵蓋釣魚島,也是再一次強調釣魚島領土主權歸中國所有,空中飛行器通過釣魚島上方時,必須進行通報,如果不進行通報,那么中國會立刻采取監控、探測,甚至跟飛迫降等行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