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牛郎門”的造謠者傅學勝25日在上海被拘。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26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事件得以水落石出值得高興,但該事件對受害者個人以及整個公司的品牌形象影響非常大。”
2012年,美國安捷倫公司參與中石化武漢乙烯項目招標,傅學勝的公司為安捷倫公司的分包商。作為這次項目的組織者、中石化物資裝備部國際事業公司招標處處長張琴在洽談中對傅學勝公司的資質提出了質疑,使得最后安捷倫公司雖然中標,但傅學勝沒有得到參與機會,與可獲利70萬美元的“大單”失之交臂。
投標失敗后不久,2012年12月30日,一則安捷倫公司利用“非洲牛郎”對中石化女處長張琴實施性賄賂得以中標的新聞出現在媒體上。
記者了解到,此事一出,張琴的整個家庭都受到了重大打擊,七八十歲的父母因此住院3個月,工作和生活被嚴重干擾。
呂大鵬認為,法律應該進一步控制個人輿論行為,中國正在進入自媒體時代,法律應在約束傳統媒體的同時,對新媒體也要進行約束。在這場風波里,無論是謠言的制造者,還是傳言者,都應受到法律的制裁。
傅學勝被拘后,張琴已愿公開接受記者采訪,她呼吁每一位受害者都要勇敢地站出來指證造謠傳謠者。
目前,傅學勝已向警方承認,上述“新聞”均出自他之手,為了網絡轟動和引起網民關注,他還用電腦軟件合成了一個帶有“非洲健碩男子”的照片,配在帖子上,作為噱頭。
為擴大謠言的影響力,傅學勝花5000元(人民幣,下同)雇網絡水軍炒作,使得該帖在兩個小時內被瘋狂點擊。他并從2013年1月起主動與媒體聯系,要求爆料中石化“非洲牛郎門”事件。
盡管中石化總部以及張琴本人多次出面辟謠,但謠言依舊猖獗,傅學勝在張琴報警后又編造了“中石化女處長跳樓自殺”、“女處長在逃亡路上”等虛假消息。
時過200多天,在這則消息已逐漸被人淡忘的時候,事情的真相才緩緩浮出水面。
據悉,傅學勝此前還炮制過“上海金山區公安局長貪腐20億并殺人”等消息。上海警方表示,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