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馳援土耳其地震救援的南安勇士蘇國順回家了,家鄉人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迎接英雄凱旋。
6日,土耳其發生兩次7.8級地震,造成土耳其和敘利亞兩國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得知情況后,藍天救援隊第一時間申請前往土耳其參與救援行動。
在首批中國援助土耳其抗震救災行動中,就有來自泉州藍天救援隊隊長蘇國順的身影。截至當地時間2月16日,馳援土耳其的首批福建藍天救援隊共參與搜尋到46人,其中幸存者3人、遇難者43人。
【歸來時,春風正好】鄉親夾道歡迎勇士回家
18日上午,在康美鎮園內村村口,鄉親們早早拉起了歡迎蘇國順回家的橫幅和拱門。蘇國順的家人、鄉親早早地守在村口,焦急等待。
“來了!來了!”9時30分許,見蘇國順抵達,等待的鄉親一擁而上,將他團團圍住,熱情的陣仗讓蘇國順直呼“太驚訝了”。而在前往村委會的路上,更是煙花、鞭炮不斷,鄉親們夾道歡迎。
蘇國順介紹,此次前往土耳其救援,是他們首次代表泉州社會力量參加的國際救援行動,對泉州應急、救援領域乃至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里程碑,他們在救援中,不僅救出了部分幸存者,也學習到了其他國家和不同團隊的技術和理念。
勇士歸來,家屬安心。“他去土耳其救援,我們家人的心也跟著他走了,每天擔驚受怕的。現在他回家了,我們的心終于踏實了。”蘇國順的妻子黃雪春告訴記者,當得知丈夫要去土耳其救援時,她雖然心里不是很愿意,但還是選擇支持丈夫的決定。
“每天我都會等到凌晨,算著時差,確認他在休息時間,我們才進行簡短的視頻通話。盡管災區網絡較差,視頻斷斷續續,但是每天能和丈夫說上幾句話,心里感覺很踏實。”黃雪春說,這段時間,她擔心得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孩子也每天都問爸爸什么時候回家。
“他是孩子們心中的英雄。”黃雪春告訴記者,兩個孩子都為父親感到自豪,6歲的女兒還會告訴幼兒園的小伙伴,“我爸爸去土耳其救援了,他是個很厲害的英雄”。
“很驕傲、很自豪,我們村里人都為他點贊。”談及蘇國順,前來迎接的鄉親蘇阿伯豎起了大拇指。他告訴記者,蘇國順還很熱心村里的公益事業。
【救援中,收獲感動】探測出生命跡象最激動
抵達災區、生命探測、等待安全評估、清理雜物、開展營救……回首一周有余的震后救援之旅,蘇國順表示自己有遺憾、有難過,也收獲了許多溫暖和感動。
坍塌的房屋、裸露的鋼筋、散落的毛絨玩具以及攤開著的書……盡管事先了解了情況,但在9日到達災區時,映入眼簾的滿目瘡痍依舊讓蘇國順內心一陣悲傷。在星夜奔馳抵達救災一線后,蘇國順等人馬上放下行李,投入救援中,一刻也沒有休息。
救援時,最危險的就是余震。“災區時不時發生余震,就像大卡車開過一樣。”蘇國順表示,除了余震,他們還深受飲食差異的困擾。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大多啃幾口干糧、喝幾口礦泉水,偶爾吃頓正餐,也是當地口味,跟中餐口味差距極大。
“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救援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在救出幸存者的時候都不值一提。”蘇國順印象最深的,是當時對一名埋在地下5層的幸存者的搜救。“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探測出廢墟中有生命跡象后心跳加速的興奮和激動。”蘇國順說,當時他們想盡各種辦法一層一層破拆,直至把人救出來。
最讓蘇國順感動的一幕,也發生在同一天。“我們當時正在進行救援,突然發生余震,大家準備撤離時,當地群眾主動張開雙臂,護著我們,讓我們先撤。”提及當天的情況,蘇國順不禁哽咽起來,他回憶道,距離救援現場不到10米的地方有一棟8層高的樓,當時這棟樓已經被震裂,整體結構很不穩定。
在救援過程中,蘇國順得到很多當地人的幫助,當地一些志愿者、華人提供了翻譯、餐飲等后勤保障,當地政府、警察提供了安全保障。“夜間氣溫在零下10℃左右,而我們需要連續輪番作業,當地群眾就給我們送了很多柴火,讓我們就地取暖。”蘇國順說。
蘇國順從2008年開始參加應急救援工作,2017年成立泉州藍天救援隊。“一路走來參加過多種場合的救援,但這是第一次參加跨國救援,也是第一次參與災情這么嚴重的地震救援。”蘇國順說。
在10多年的應急救援工作中,蘇國順說,他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家人。“有的時候三更半夜救援電話打過來,馬上就要出發,家里人也要跟著一整個晚上擔驚受怕。”蘇國順希望接下來一段時間能好好陪陪家人。(記者 傅雅蘭 黃奕群 通訊員 林明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