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講述留守兒童千里尋親的親情電影《逆生》在達州舉行發(fā)布會,電影出品人趙百權、導演李克龍、聯合導演鄧訪攜主演來喜、居文沛、小演員鄧藝坤、陳信宇等悉數亮相。
達州市領導發(fā)布重要講話 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解決
電影《逆生》主要講述了一群留守兒童因村里學校撤點并校不得不到鎮(zhèn)里小學上學,但又被鎮(zhèn)上老師誤解,在委屈和對父母思念的感情交織下,結伴千里流浪尋親的故事。留守兒童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級政府,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團體對留守兒童問題也日益重視。電影出品人趙百權則表示,電影中父母在生活的壓力下不得不外出務工賺錢養(yǎng)家,工作性質又不允許他們將孩子帶在身邊,常年無法和家人團聚,更無法給孩子完整的愛,孩子們委屈和思念下走上了尋親之路,看似是電影的藝術化處理,而現實中卻可能存在著更多的無奈。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導演和電影一眾主創(chuàng)也希望通過影片,為孩子們的親情守候以及找到一條更安全的團圓之道,為孩子們的教育問題找到一種更加合理的解決方式。更希望在未來,“留守兒童”徹底成為一種歷史符號。
主創(chuàng)團隊亮相交流 公益效果比電影票房更重要
導演李克龍,電影出品人、制片人、聯合導演鄧訪,主演來喜、居文沛、小演員鄧藝坤、陳信宇在映后與在場媒體、觀眾、粉絲進行了互動交流,影片中部分因工作原因未到場主演則發(fā)來了祝福視頻,祝電影大賣。導演鄧訪出生于達州市渠縣,他對家鄉(xiāng)有很深的情結,談及回到家鄉(xiāng)的感受,他回應道,“帶著作品回到家鄉(xiāng)感覺很開心,有種榮歸故里的感覺。作為渠縣人,宣傳家鄉(xiāng),用電影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家鄉(xiāng)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被問及為什么要拍攝留守兒童的題材,鄧導坦言,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大家關注留守兒童,希望可以引起社會共鳴,為中國六千多萬留守兒童發(fā)展尋找新的契機和可能性。對于電影票房的期待,導演李克龍回應說,對于這部公益電影,一眾主創(chuàng)還是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留守兒童這一群體身上,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對于留守兒童的關注,當然還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走進影院,因為只有看的人多了,引起的關注度才能更大。來喜飾演的村小校長為了孩子們能好好上學而煞費苦心,面對家人的逼迫,他落淚回答“如果真是讓我選的話,下輩子不當老師”,這一情節(jié)也讓在場的觀眾十分感動。主演來喜和居文沛就影片中的角色和在場媒體進行了交流,兩位主演表示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演這樣一個公益題材的電影,能為留守兒童群體做一點貢獻也非常的榮幸。
《逆生》獻禮教師節(jié) 親情與教育是留守兒童最深的渴望
電影《逆生》發(fā)布會正值9月10日教師節(jié)期間,發(fā)布會當天當地學校組織了學生及老師觀影,主辦方還邀請了一些留守家庭參與活動。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走上千里尋親之路的一個重要導火索就是村小被撤,孩子們不得不到鎮(zhèn)里小學上學,然而卻無法融入新環(huán)境,又被鎮(zhèn)上老師誤解,孩子們對父母的思念和對上學的渴望交織,個中心酸教人深思。“咱們寧可讓娃多跑幾步路,也不能耽誤他們的教育”、“我啥子也不干,專門送娃上學”影片中老師的這兩句話也令人印象深刻,老師們的職業(yè)堅守令人敬佩。
電影《逆生》是由北京帝一影業(yè)、四川同道廣告、北京高京眾邦、北京凱翔工貿、首秀礦泉等聯合出品,深刻表現了遠赴外地打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不顧一切想來到父母身邊的留守孩子的親情羈絆。留守兒童的親情守望將引發(fā)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