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夏糧穩產豐收,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
呈現七大特點:
第一,全年糧食生產基礎較好。
夏糧生產克服局部地區較重旱情影響,實現穩產豐收,為穩定全年糧食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夏糧產量2994.8億斤,是僅次于去年的歷史第二高產年。早稻目前收獲六成左右,豐收在望。秋糧面積預計穩中略增,長勢正常偏好。夏油面積、單產、總產實現“三增”。
第二,“菜籃子”產品供給充足。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4843萬噸,同比增長2.8%;牛奶產量1864萬噸,增長0.5%。蔬菜水果供給充裕、品種豐富。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97.9%。全力落實肉牛奶牛紓困政策,指導養殖場戶優化生產,引導擴大消費,肉牛養殖總體實現扭虧為盈,生鮮乳價格筑底趨穩。6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043萬頭,比去年年末高點減少37萬頭,生豬養殖保持盈利。
第三,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
截至6月底,全國已累計幫扶超過680萬監測對象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分類推進幫扶產業提質增效,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全國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規模3283.3萬人。
第四,農業科技裝備條件持續改善。
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工程質量“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完成311萬份樣品測試化驗工作。加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取得新進展。
第五,農民收入、農業投資和農村消費保持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全國第一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32409億元,同比增長4.9%。
第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扎實推進。
鄉村產業提質增效,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品鄉村美食、逛山鄉美景等成為城鄉居民度假熱選。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上半年鄉村建設項目庫新增入庫項目超30萬個,已落實項目資金超1000億元,有力推動了村莊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鄉村治理效能穩步提升。
第七,農村改革持續深化。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范圍擴大到7個省份,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長效機制不斷健全。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全國家庭農場近400萬個、農民合作社210多萬家,109.4萬個經營性主體開展社會化服務。
總的看,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堅實支撐。
(總臺記者 梁麗娟 陳燁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