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神奇動物在哪里》的靈感來源于羅琳為慈善組織創作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教科書《神奇動物在哪里》。這本書詳細解讀了魔法世界中各種神奇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養育方法。隨后,羅琳以神奇動物學家紐特·斯卡曼為主角,創作了她的第一部電影劇本《神奇動物在哪里》。劇情上,《神奇動物在哪里》由兩條線索組成,一條是紐特尋找逃跑的動物,一條是格雷夫斯試圖利用黑魔法的力量顛覆現有規則。有觀眾被影片中性格各異但都“萌萌噠”的動物吸引,也有觀眾喜歡“麻雞”雅各布的演出,還有觀眾欣賞主角“小雀斑”的表演,“小雀斑的表演很特別,總是側著身子,有些優雅又帶著點俏皮,一開始略帶笨拙的樣子又有點卓別林的感覺。幾個動物的設定很可愛,輕松的地方也很輕松。看完走出影院才發現,魔法世界真好啊”。但有的觀眾則吐槽故事節奏稍慢,“兩條故事線幾乎是割裂的,即便分開各拍一部電影也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按照羅琳的設計,《神奇動物在哪里》計劃拍攝五部,都由大衛·葉茨執導,拍攝制作的時間可能橫跨19年。對于這樣一個長系列的首部曲而言,節奏慢點、把人物背景交代清楚些未嘗不可。第一集中客串演出的約翰尼·德普將在接下來的幾部作品里有更多演出,他扮演的是黑巫師格林德沃。此外,在接下來拍攝的第二集里,魔法皮箱里還將出現一只來自中國的神奇動物。
“情懷”能成為票房靈藥嗎?
對《神奇動物在哪里》來說,最為觀眾稱道的是情懷,“就情懷而言,電影充分滿足了哈迷‘故地重游’的期待。而對于沒有看過《哈利·波特》的新觀眾來說,更會嘆為觀止”。其實,如今不少影片都大打“情懷牌”,但情懷真的能成為票房靈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