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怎么走?全力實施“136”攻堅行動
未來五年怎么走?手握“法寶”,我充滿干勁。
“創時代”來臨,創新是發展的新動能。未來,我將培育創新驅動核心動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鼓勵自主創新、自創品牌、自我創業,持續引導企業開展“五個創新”,推進“兩新企業雙百計劃”。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建設產業創新信息服務中心、青年夢工場,推動石墨烯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完善功能、發揮作用。匯聚創新創業人才,健全“1+N”人才政策體系,探索建立公益性的人才·科技·資本綜合開發運營平臺,實施“四大人才計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將更加“溫柔體貼”地招攬人才。推行柔性引才用才,吸引一批“假日專家”“星期天工程師”;突出精誠留才,在住房、子女就學、醫療等方面給予傾斜,讓優秀人才舒心工作、大展拳腳。
一塊內存、一輛汽車、外加A4腰。未來,我將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產業、體育產業和汽車制造產業“三大新產業”。同時,將培育“六大新增長區域”——建設“雙創”活力走廊,大力培育科創孵化、文化創意、科技金融等新業態;建設高新產業聚集區,以晉華存儲器集成電路項目為支撐,以發展全產業鏈為手段,以“三園一區”空間載體為依托,力爭打造國內一流、世界先進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建設“雙高”道口經濟區,以高鐵福廈客專泉州南站建設為契機,打造城市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區,發揮福廈高鐵晉江動車站、陸地港道口優勢,打造閩南地區重要物流基地、道口經濟綜合示范區;建設科教產業集聚區,以福大晉江科教園為支撐,吸引境內外科研院校、創新人才、高成長性企業聚集發展,培育孵化一批高新企業,打造產學研用一體的綜合性智力高地;建設綜合保稅區,以建設“三基地、四中心”為支撐,大力發展轉口貿易、國際采購、保稅物流等;建設晉東新區,以國際鞋紡城、品牌工業城為支撐,加速推進濱江商務區和鞋都片區功能融合、輻射互動。
未來五年怎么做?全力推進七大品質提升工程
既要保持偶像派的顏值,又要豐富實力派的內涵。未來五年,我將全力推進產業品質、城市品質、民生品質、生態品質、“三農”品質、文化品質、開放品質提升工程。
如果把傳統產業比作“老樹”,新興產業就是“新苗”,我要讓“老樹”開“新花”,讓“新苗”成“大樹”。為此,要守住傳統產業看家寶,推動傳統企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加快發展高級定制、時尚快消等新業態,探索制造+互聯網、+營運服務等新模式。要培育新興產業生力軍,推動要素資源向新興產業集聚;緊盯石墨烯應用、智慧產業、節能環保等前沿科技領域,加快營造未來產業孵化生態環境,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要做強現代服務業增長極,培育壯大生產性服務業,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做大做強城市核心商圈。
如何能更美更靚、顏值提升?看我的“變美36計”——優化空間布局、構建大交通格局、完善城市功能、精細化管理運作。打造海綿城市,縱深推動城市更新,開展城市修補和“三舊”改造,活化城中村、空心村,打造一批整潔有序、文藝清新的小坊小巷,培育城市活力點,建設若干“國際小區”“產業社區”。
為了讓“晉江綠”成為城市最美底色,讓“晉江藍”成為城市靚麗名片,我要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推行綠色建筑,培育綠色消費,倡導節約、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讓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要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岸美、空氣更清新的美麗家園;要完善生態文明體制,以最嚴格的執法和最嚴厲的處罰,讓環境違法行為無處遁形。
都說在顏值方面,我與“外國美女”就差一個鄉村的距離。為了縮小差距,我將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推進精品村建設、中心村培育、空心村整治和歷史文化村保護利用,著力培育100個各具特色的“最美鄉村”。
顏值增長了,內涵也要跟著提升才行。我將格外關愛困難群眾,深化“四幫四扶”,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確保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不丟一人;格外關心基本民生,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全面加快農村石結構及危舊房翻建改造;格外關注熱點民生,加快構建新型養老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市區“停車難”、公共交通、物業管理等問題。
我將拿出“短板變樣板”的決心,讓百姓在家門口上好學,優化教育資源布局,辦優高等教育、職業教育;深入推進教育人才“5121”引育計劃,打造“名師名校長”集群。讓百姓在家門口看好病,加快市醫院遷建等醫療項目建設,實施“名醫、名科、名院”工程和“510衛生育才工程”;深化與樹蘭醫療合作,支持社會資本興辦優、精、專醫療機構,鼓勵對接高端醫療資源。
文化是一種氣質。我將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著眼成風化人,踐行市民文明公約和市民行為規范,讓市民行為習慣少一點任性,多一分自覺;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成全民健身中心、鎮級綜合文化站等一批文體設施,推進“書香城市”建設,持續完善中心市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15分鐘文化生活圈”,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發展。
我將更加包容、開放,拓展國際“朋友圈”。全面提升外向型經濟水平,主動融入“海絲”先行區建設,發揮“聯合國海陸絲綢之路城市聯盟工商理事會”、綜合保稅區等作用,打造“海絲”開放平臺。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進程,讓晉江擁抱世界,讓世界喜歡晉江。拓展對外文化交流,廣泛開展文化教育、體育旅游等領域的對外交流活動,讓晉江元素洋溢世界,讓晉江聲音響譽全球。加強城市形象宣傳,增進與國際友城的互動往來,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深化晉臺交流合作,讓晉臺文化交流成為常態習慣,讓兩岸骨肉親情更加根深蒂固。 (記者 莊詩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