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塘街道調委會、晉江市人民調解中心、晉江市人民法院青陽法庭三方聯合調解,成功處理了一起工傷死亡賠償糾紛案。
去年,來晉務工人員楊某泉在一工地施工時,不慎從腳手架上墜落經搶救無效死亡。該工地為新塘街道沙塘社區居民王某的自建房,王某將該自建房的建設承包給泉州某公司,該公司將外墻裝修泥水工作發包給包工頭詹某,楊某泉便受雇于詹某。楊某泉死后,楊某泉兒子楊某情緒激動,召集老鄉、朋友多次與涉事三方發生矛盾,并提出70萬元的賠償金額,但該賠償金始終未能達成一致。
近日,死者兒子楊某來到新塘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就其父親的死亡賠償事宜進行調解。由于雙方在賠償數額上分歧較大,調解一度陷入僵局。鑒于此情況,新塘司法所邀請了晉江市人民調解中心專職調解員及青陽法庭法官共同為此事件進行調解。
聯合調解開始后,調解員、法官發揮各自優勢,采取“背靠背”方式,分組做矛盾各方的調處工作。法官向死者家屬和公司方負責人耐心講解了《工傷保險條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調解員則從當事人的角度出發,耐心細致對涉事各方進行心理勸導。對死者家屬方,調解員和法官,一方面同情他們的遭遇,一方面勸導他合法合理提出訴求。對賠償方,調解員則從死者家庭面臨的困難入手,向公司方以及包工頭詳細闡述,死者家庭在失去死者后,所面臨的困境,勸說公司方和包工頭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酌情增加賠償數額。
經過一個星期的認真、細致、專業調解,死者家屬、工程承包人、房主、包工頭達成一致賠償意見,并簽訂了調解協議。至此,該起歷時一年多的工傷死亡賠償糾紛成功化解,涉事各方當事人對此次調解結果均表示滿意,并很好地履行了協議約定的內容。
據悉,近年來,晉江逐步構建的“大調解”體系,很好地整合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資源,通過各方的力量,快捷、專業的解決各種矛盾糾紛,為晉江的社會和諧貢獻其獨特的力量。(記者 許春 通訊員 郭俏琳)